第(3/3)頁 既然永隆帝都清楚,忠順王也還愿意主動參與,那就意味著永隆帝認可了此事,甚至會主動和太上皇那邊在這個職位上尋求妥協了。 思考良久,齊永泰覺得找不到反對的理由,而且自己這個弟子還流露出可以借助這個機會把林海的許多資源人脈接過來的想法,對于齊永泰倆說固然不值一提,但是對馮紫英來說,這卻相當豐厚了。 “紫英,此事你須得要慎重,林海身體你確定活不了多久?” 這一點很關鍵,如果林海真的熬過去了,要繼續擔任這個巡鹽御史,那這門親事就絕對不合適了。 林海和太上皇之間的特殊關系是繞不過的坎兒,人死如燈滅,其他一切你撿漏也好,繼承也好,終歸失去了依靠,不過是些殘湯剩水,但林海如果活著,活了下來,那就是兩回事了。 “這不會假。”馮紫英鄭重其事地點點頭,臉上一片坦然,但內心也有些擔心,萬一這又出了意外呢? “既入此,你又對此女如此鐘情,那為師還能用什么說的?”齊永泰點點頭,“先定親,緩兩年成親,等到孝期之后再來也不為遲。” ****** 馮紫英回家的路上都有些飄了。 輕而易舉就解決了此事,如此順利的確讓他意外。 不過他也感覺到了齊師對林海這等元熙帝私臣的不屑一顧。 哪怕林如海的確有相當豐厚的遺產和資源,但是齊永泰內心也是不太愿意讓自己去沾染的。 這位齊師性子還是太清正了一些,相比之下喬師的態度雖然和齊師一樣不贊同,反對的原因也一致,但是喬應甲是因為更擔心林如海的背后還不僅僅是太上皇,甚至可能還有義忠親王,這一點馮紫英都沒敢和齊永泰提及。 在排除了危機和風險之后,喬應甲是很支持自己去全盤接受林海的各項“遺產”的。 在這一點上,明顯就能看出齊永泰和喬應甲之間的微妙區別。 不過馮紫英倒是沒覺得有什么不妥,個人風格不一致而已,殊途同歸,在基本理念上和利益訴求上一致,就能決定二人的關系不會受這些方面影響多少。 廟堂上,官場中,從來就沒有那么多非黑即白,更多的時候都是處于一種漸進式的色變狀態,某些時候他可能會更傾向于一方,某些時候他可能又會支持某一邊更多一些,但是不會偏離自己的主線底線和基本盤。 喬應甲、齊永泰乃至于自己很大程度都是一條線上,當然馮紫英希望在下一步把更多的人拉上自己這條線,或許這就是統一戰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