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馮紫英卻被崔景榮勾起了心思。 接觸這兩日里,他感覺崔景榮應該算是這個時代一個比較典型而優秀士人文官,性子寬厚,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卻不偏聽偏信,愿意接受一些新鮮事物,這一點尤為重要。 如果是一個迂腐固執的文官,那么再是清正廉潔,再是能力突出,但是思維只能局限于那樣一個窠臼中,就很難跳出這個歷史的循環,難以做出改變。 就像自己先前就和他提起過的,臨清貢磚燒制涉及到臨清的土質、燒紙技術和以及特定的運河運輸能力,這幾者缺一不可,所以這才是貢磚產業能夠發展起來進而進一步擴大的根本原因。 臨清貢磚燒制窯爐,動輒需要數百泥工窯工,這除了部分技術工人對技術火候的掌握外,絕大部分還主要是簡單的高強度勞動,這也意味著需要大量勞動力,但是限制貢磚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還是因為朝廷政策。 因為從前明開始,貢磚主要還是供宮中和朝廷官衙公廨所用,后來逐漸放寬,也主要是經過工部批準為京師城中官員宅邸可用,所以即便是下邊亦有部分私下交易,但是畢竟這不符合朝廷規制,也只能偷偷摸摸交易,規模不算太大。 馮紫英當初在臨清時就感覺,如果能夠將這項產業放開,讓臨清城周邊的貢磚燒制徹底發展起來,起碼可以在現有規模上擴大三五倍。 蓋因這貢磚需求太大,地方士紳商賈們對此都是極為喜好推崇,能用于自家宅邸簡直是不吝銀錢,這樣一來既可以吸納大量勞動力,同時還能進一步擴大臨清碼頭、船運等各行各業的需求。 現在正好趕上了魯西南這一片地區今年欠收,如果稍有處置不當,就有可能會引發流民聚集,這一情形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已經向戶部和內閣作了匯報,提前作了預警。 馮紫英覺得這正好是一個契機。 “崔公,其實下官覺得與其讓這種貢磚在私下里偷偷摸摸交易,不如大大方方放開,如果的確覺得有些逾制,那么我們在一些規制上做一些限制和要求便可。”馮紫英攤攤手,“崔公您只需要下船打聽一下,誰不知道這臨清貢磚在私下里有買賣,這臨清城中豪門大戶又有幾家沒有用過貢磚?只不過大家都心照不宣,或者就不在外邊用,在自家內室中用一用,但這何必呢?” ”紫英,有些問題恐怕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 崔景榮自然也知道臨清貢磚是工部御制,如無工部的批復,那么磚窯燒制貢磚私自發賣那就是依律當處,而逾制購買使用貢磚的,一樣要受到處罰,但是有些豪門大戶寧肯受罰也要用這等貢磚,就是愿意充這個場面。 “崔公,我知道您的意思,但是這貢磚發賣使用須得要工部批準這一規制其實并非源于我們大周,而是前明舊例,既然是前明舊例,那么現在已經不太符合形勢了,為什么就不能既是修訂修正呢?” 馮紫英站在崔景榮身旁輕聲道:“其實我覺得朝廷也未必就在意這個,下邊的事情,工部未必就不知曉,大家心照不宣而已,既如此,只要有人提出來,要修訂改正并不難,也沒有多少反對的聲音,而且這對臨清,對這些磚窯主們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同樣,如果能借此機會吸納那些來自欠收地區外出就食流民給京師城治安帶來的壓力,我想這也算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吧?” 崔景榮微微點頭。 說實話,他心動了。 每年戶部承擔的賑濟壓力都讓他焦頭爛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