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柴恪搖頭苦笑。 他也能理解,榆林鎮軍總計戰死這么多人,馮唐日后還想要駕馭住下邊這一群驕兵悍將,那就必須要為這些將士們爭取最大的利益。 好不容易趕上了這場戰事,又立下大功,卻不能為將士們爭取到最滿意的結果,他這個總兵官就坐不穩,沒準兒下一個石光玨就會是他。 大周對士卒撫恤也是沿襲了前明,但是略有提高。 像戰死士卒除了家中軍戶無子可以退為民戶,若有兄弟則可補入,戰死者父母妻兒,可獲得五十石米糧撫恤。 但米糧在江南不過六百到一千錢每石,折銀不到一兩,在北地就可以高達八百到一千二百錢,甚至一千四百錢,放在陜西就會高達一千四百錢,在寧夏甘肅兩鎮就要達到一千六百錢,而在甘州甚至已經高達一千八百錢了。 這撫恤米糧數量確定了,但是卻沒有詳細規定以什么地方的價格來撫恤。 九邊之地一般戰損都是在本地,自然不必說,但是榆林兵在本地邊墻內外戰死,那么就按照一千四百錢每石糧食價格撫恤,而放在寧夏甘肅就要多兩百錢,而五十石糧食就是一萬錢,也就是要多八兩多銀子,六千多人算下來就是五萬兩銀子,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同樣病死的士卒與戰死士卒一樣有差異,病死士卒只能得到三十石糧食撫恤,要比戰死者少二十石,這對于一個家庭來說,一樣是相當可觀的了。 這等情況下,馮唐當然不可能讓步。 見柴恪不語,楊鶴就知道這位總督大人怕是又存著要和稀泥的想法,一瞪眼睛:“子舒兄,你可不僅僅是三邊總督,你還是兵部右侍郎!朝廷的情形你都清楚了,這后續你我的事情還麻煩大著呢,這點兒銀子根本就不夠用,你不省著點兒,怎么來應付?” “修齡,自唐和你爭的也不過就是幾萬兩銀子而已,可是我們差多少?”柴恪臉上的笑容已經不是苦笑了,是難看之極的慘笑,“兩百萬兩!這幾萬兩銀子和兩百萬兩的差距有多大,你說我們有必要為這幾萬兩去和自唐爭執么?” 楊鶴一怔之后也是頹然。 是啊,多幾萬少幾萬有什么意義?同意多給幾萬兩,還能讓馮唐記個情,現在是朝廷根本就湊不出這兩百萬兩來。 可沒這兩百萬兩,弄不好榆林鎮就會變成第二個寧夏鎮,沒有兵變,也會有民變,還會有無數盜匪蜂擁而起,這陜西四鎮這等窮鄉僻壤歷來就是出馬賊盜匪的根源之地,吃不飽肚子,不當賊匪,又能干啥? 想到這里,柴恪和楊鶴心情又都低落下來,平叛戰事結束在即的好心情蕩然無存。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