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真的很忙。 馮紫英發現自己在書院里忙學習,周朝宗幾個月里把自己早中晚的時間都安排得滿當當的,讓他根本沒有多余心思來考慮其他,但一旦回到家中,就發現各種事情也都堆砌到自己面前了。 建陵營生上的事情他幾乎沒有過問,倒是賈璉很知趣,時不時來一起磋商一下。 基本上還算順利,預計到十月,基本上就能告一段落,看賈璉喜滋滋的模樣,估計賺上兩三萬兩銀子應該是比較穩妥的。 山東那邊的事情交給了段喜貴,馮紫英就更沒怎么過問了。 他要過問的就一點,加上段家輸送過去的三個小子,馮家又再物色了幾個,湊足了十個小子先學習讀書識字,然后開始接觸阿拉伯數字和基本的計算方法,進展如何。 段喜貴基本上是保持著兩個月一封信的節奏,詳細敘述了這十個第一代學生的學習情況。 按照馮紫英的意思,這十個人就是未來的商業種子,不要求識字能力有多高,基本夠用,但是一定要精于新式計算和新式記賬法,這兩項基礎打好了,然后就可以讓他們開始去學習熟悉和適應當下馮家的各行生意了。 馮紫英希望用三到五年的時間讓這幫年齡從八歲到十三歲的少年基本掌握這個時代的商業技能,當然是指結合了自己給他們提前灌輸的新式計算和記賬法的商業技能,與此同時也要開始讓他們開始帶著第二批種子熟悉情況。 傳統的商業,或者說馮家現在的產業營生其實對這種商業人才的需求沒那么大,在馮紫英蘭來,那就是一個練手的過程,而未來,一旦開海,可能帶來的各種工商業模式的轉變,乃至于對外的拓殖大業要啟航,這些才是真正需要這些人才的地方。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馮紫英不確定未來自己會干些什么,能干些什么,能干到什么程度,但是他知道既然上蒼賦予了自己這樣一個機會,那他就不能辜負。 假如未來需要這些方面的人才,到時候再來開始培養,那無疑會貽誤戰機,既然如此,在自己有這樣的機會條件,且能夠承受的情況下,自己為什么不做起來? 就現在情況來看,都還算順利。 段喜貴是個可以信任的人,血緣關系加上他頭腦靈活做事踏實,就目前來說,他算得上是馮紫英身邊最堪勝任重要事務的人了,當然,這是指讀書入仕之外的營生事務。 “寶祥,云裳和瑞祥呢?” “回爺的話,云裳姐姐被姨奶奶叫去了,瑞祥出去了還未回來。”眼前的這個圓臉的小子比瑞祥小一歲,話卻少了許多,基本上就是一個悶葫蘆,但勝在老實忠厚,這大概也是老娘為啥把他放在自己身邊的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