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森冷的目光在座下逡巡,端坐上方的黃龍袍男子似乎在壓抑著內心的怒氣,案桌下面散落著幾份奏折朱批,在一旁的近侍都是目不斜視,面無表情,似乎對眼前這一切熟視無睹。 “盧嵩,你說,此事內里究竟為何引發如此大亂?”好一陣后,似乎才把怒氣慢慢按捺下來,身體微微側著,一只胳膊按在旁邊的靠枕上,聲音也放慢了不少。 “陛下,此事張瑾等已經有回稟?!鄙碇⑽⒐?,“臣以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次臨清民變名為稅監設立引發商民不滿導致民變,進而被白蓮教匪裹挾利用,最終導致大禍,但以張瑾等密查所獲,山東各地聞香教、東大乘教、無為教和羅教等以各種名頭傳教行事的白蓮余孽層出不窮,魯南和魯西皆有蔓延之勢,……” 端坐上方的自然就是當今天子張慎。 微微凸起的顴骨讓他的臉頰顯得有些瘦長,略微白皙的面部加上略顯深凹的眼眶,使得整個面部在養心殿內明滅不定的光焰下看上去有些陰郁深邃。 “運河水道當下乃是山東貫通南北的重要通道,除漕運外,日常溝通南北直隸和山東、江南的各類民生物事盡皆通過這條水道南下北上,臨清乃是必經要隘,……” 盧嵩話語中沒有多少感情色彩,雖然他也知道常宏是陛下安排去臨清設立稅監收稅的,但是真正為陛下收回的稅金和常宏本人及其他手下一黨人所獲相比,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民間非議盡皆歸于常宏,但是在士林乃至朝中的指責卻紛紛指向了陛下,這恐怕才是陛下最為惱怒的。 可問題是不考這些渠道辦法收羅一些銀錢回來,難道全都依靠納捐來填補越來越大的窟窿? 只怕那些科道言官會更是攻訐如潮了。 九邊要餉催得越發緊急,戶部尚書一職遲遲無人接任,就是沒有誰能解決得了眼下的難題。 面無表情,永隆帝張慎的目光卻是有些飄忽。 缺銀子,哪里都缺銀子,但是這內外上下都需要銀子,尤其是九邊的軍餉更像是一根絞索般勒得他喘不過氣來。 這半年來,各地稅監陸陸續續替他弄回來七八十萬兩銀子回來,但是這點兒一直和九邊的軍餉所需相比,如杯水車薪,丟進去便沒有半點聲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