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巡漕御史喬應(yīng)甲的宅邸也就緊鄰著陳敬軒的居所不遠(yuǎn)。 這漕務(wù)衙門三大佬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工部東昌府分司所在而居,所以走了一圈之后,馮紫英整理了一下衣冠徑直去門前道名遞貼。 那門房上的親隨倒也是一個有些眼力的角色,并沒有因為馮紫英年幼又是親自來遞貼就小覷,特別是拿到錦紙裁制的封袋,又有一番掂量。 馮紫英遞上名帖封袋的同時自然也要奉上一封銀子,那長隨倒也實在:“小郎君,來拜謁我家老爺怕是也有所知曉我家老爺規(guī)矩,名帖我可以替你送進(jìn)去,但能不能見,嗯,我勸你盡早回去,不必在此多等。” 馮紫英拱了拱手:“有勞足下了,喬公與家岳乃是同科,如今又皆巡按畿外,若非尋常,并不敢來叨擾。” 長隨吃了一驚,上下打量了一番馮紫英。 馮紫英這具身體雖然不過十二歲,不過武家出身,在大同也是常年打熬身體,長得倒也英挺不凡,看似也有十三四歲的模樣。 這年頭十三四歲婚配者雖然不多,但是也不算少,訂婚者便是更多了,所以馮紫英這么一說也沒問題。 “不知小郎君令岳……”長隨顯然也是多年跟隨自家主人在外的了,對家主情況也很熟悉,若是熟悉的同僚,斷無不熟之理,但他還真想不出自家主人有哪位熟悉的同科還都在京畿之外巡按。 “家岳林公,忝為揚(yáng)州巡鹽御史。”馮紫英提起“家岳”時,也還是很謙虛的一禮。 “哦?”長隨頗為吃驚,趕忙回禮,然后延請對方入內(nèi),在外房稍事歇息,“請小郎君稍候,我家老爺還在后房看書,我這邊去稟報。” 長隨疾步入后,揚(yáng)州巡鹽御史林海的確是老爺同科,但是往來并不多,老爺也沒怎么提起過。 雖說同為巡按御史,但是巡按漕務(wù)和巡按鹽務(wù)還是頗有差別的,漕務(wù)事務(wù)繁雜,卻責(zé)任重大,頗為勞心,而那位李漕總又是一個不省心的,若非朝中安排,自家老爺其實并不太愿意和李漕總共事的。 那巡按鹽務(wù)就不同了,想想駐節(jié)之地那是天下一等一的繁盛之地——揚(yáng)州,那和漕運(yùn)駐節(jié)之地淮安簡直沒有可比性,那大周朝鹽商的豪奢更是天下聞名,這巡鹽御史何等美差,那林海如何能坐上這個位置,自然非比尋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