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說實話他們和沈自征的關系還沒有密切到這般地步,甚至先前也沒有考慮讓沈自征也參與進來。 參與這等籌劃無疑是在書院里邊最好的一份鍛煉歷練機會,可以直接與山長和掌院接觸,還能在幾位來訪的大儒面前露臉,還可以與鄰校的精英共事,可以說千載難逢,只是沈珫開了口,馮紫英又一口應允下來,楊嗣昌自然不可能再拒絕。 “沈叔父,紫英,這等事情我們需要盡早向書院山長和掌院報告,所以我們也就先行告辭了,君庸,你是跟我們一道,還是……”楊嗣昌此時所有心思都放在這上邊去了,幾日之后這些士林文壇大賢就要到來,如何籌劃講學論道,都還需要仔細琢磨一下,另外兩家書院怎么來合作,也需要有一個方略。 沈自征有些猶豫,但是沈珫卻早已經看出來楊嗣昌其實對自己這個兒子并沒有太熱情,微笑著道:“君庸,你和文弱他們去吧,做正事兒要緊。” 楊嗣昌點點頭,向沈珫行了一禮,又和馮紫英點點頭,“沈叔父,紫英,那我們就先走一步,嗯,我們兩家書院距離也不遠,這邊事兒有了眉目,我便遣人來與紫英你聯系,如何?” “好,今晚我便要回書院,此事我也要向齊山長和官掌院報告,希望我們兩家書院能夠齊心協力,攜手共進把這場盛會辦好。”馮紫英也是拱手一禮,淺淺一笑與楊嗣昌等人道別。 一直到楊嗣昌帶著三人離去,沈珫這才把目光落在馮紫英身上:“難怪汝俊兄這般看好,馮賢侄果然英雄出少年,和大名鼎鼎的楊文弱堪稱一時瑜亮啊。 “沈叔父過譽了。”馮紫英沒想到對方言語中提到了喬應甲,略感驚訝之后也恭敬的道:“若非喬公予小侄這樣一個機會,小侄也難以進入青檀書院,沈叔父和喬公有舊?” 微微點頭,沈珫還是很欣賞馮紫英這種姿態的。 都說武勛子弟驕矜,雖說像喬應甲這般人并不在乎誰知恩圖報,但是馮紫英這樣言必稱喬應甲的推薦之恩,還是很讓他們這種士人出身的官員十分喜歡。 這起碼是一個態度,也說明馮紫英和尋常武勛子弟截然不同,喬應甲也的確沒看走眼。 再聯想到先前馮紫英在楊嗣昌、侯氏兄弟面前的那份淡定從容,沈珫也越發對眼前這個英武昂揚的少年多了幾分好感。 “汝俊兄和我乃是同科,前些時日我與汝俊兄閑談中,汝俊兄便提及馮賢侄,山東之行汝俊兄印象極深。“沈珫點頭,“我還有些不信,今日一見,方知汝俊兄所言不虛啊。” “承蒙喬公厚愛,山東一行讓小侄受惠良多,沈叔父赴任山東,小侄若是有機會,定要登門拜會。”楊嗣昌已經告知馮紫英沈珫即將赴任東昌府知府,這正好是馮家的基本盤,無論于公于私,都應當要結好這層關系。 “唔,久聞馮家也是臨清名門,愚叔此次赴任東昌,若是有機會亦要走動一番,……”沈珫很客氣,倒是把馮紫英嚇一跳,若是讓沈珫知曉馮家在臨清現狀,怕是真的要對馮家有些不良看法了,“沈叔父,小侄那邊并無多少親友,余者皆碌碌,當不起叔父征召,小侄定當拜會叔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