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朝廷的難處又有何人能理解呢?”馮紫英一樣需要把屁股坐正,面色卻很平和,“建州女真的威脅諸公應該清楚,蒙古左翼去年入侵京畿,帶來流民上百萬,朝廷并沒有臨時加征賦稅吧?蒙古右翼年年寇邊,蒙兀兒人和西海蒙古亦是蠢蠢欲動,西北四鎮(zhèn)防守西北邊陲,將士沐風櫛雨,臥冰飲雪,雖說諸公遠在江南,難道就可以無視?難道真要等到前宋故事重演,諸公才來幡然悔悟,恐怕就悔之晚矣了。” 馮紫英嘆了一口氣,“再說了,這幾年來北地連年大旱,江南不是不知,朝廷現(xiàn)在也艱難,若是朝廷賑濟不力,導致這些北地流民渡江南下,我不知道江南士紳作何感想?” 這話語說得心平氣和,但是卻是隱含威脅。 北地流民問題歷來是朝廷最大的擔心,動輒數(shù)萬甚至十萬,一旦真的朝廷放任甚至是支助這些北地流民渡江南下,那對于江南簡直就是不可承受之重。 想一想唐末黃巢大軍南下給江南帶來的毀滅性打擊,就讓人不寒而栗,如果朝廷真的放任幾十萬流民南下,有點流民就食無去,必然演變成為暴力搶掠最終演變成暴亂,江南士民安逸已久,加之朝廷精銳官軍皆在北地邊陲,江南空虛,哪里經得起這些北地暴民的沖擊? 翁啟陽無言以對。 站在馮紫英的角度,這番話也說得沒錯,北地連年大旱,賦稅根本就收不起來,全靠江南賦稅養(yǎng)活邊軍,彈壓北地,若是江南拖欠賦稅,這不說邊軍如何,單單是無法賑濟這北地流民,都是一個天大的問題。 “好了,二位翁公,諸位,難處誰都有,關鍵是別大家都只看到自己的難處,卻忽略別人的,單方面的覺得誰該體諒誰,若是都抱著這份心思,那這就沒法說了。” 馮紫英也知道此處不是深談之所,敲打一下,讓他們明白一下朝廷的意圖就夠了,而且這些洞庭商人并非江南士紳中那些死硬派,準確的說,他們屬于可以統(tǒng)戰(zhàn)聯(lián)合甚至結盟的盟友,那些霸占著江南主要田土,壟斷著江南科舉門徑,還要意圖掌控整個江南官場權力的士紳才是最大的敵人。 一干洞庭商人都松了一口氣,本來就是應邀而來捧場湊熱鬧,若是有合適的物件買上一二,也算是給了小馮修撰的面子了,只不過一來就湊上了這個最沉重的話題,委實讓人有點兒喘不過氣來。 “二位翁公,諸公,請吧,包房我都替諸公安排好了,就挨著幾位王爺?shù)姆块g,你們另一邊就是龍游商會的幾位,……” 馮紫英擺擺手,洞庭商人們都是紛紛作揖道謝。 洞庭商人剛走,徽州商人又到了,緊接著揚州的鹽商們也都陸續(xù)到場,整個包房就是以忠順王他們這一間為中心呈弧形向兩邊延伸,揚州鹽商、洞庭商人、山陜商人、徽州商幫、龍游商會、安福商會以及閩浙海商都有到來,更有佛郎機、紅毛番和日本朝鮮的商人與來自關外的蒙古貴酋,也都紛紛落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