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是一個典型的位卑權輕但是卻十分特殊的部門,無他,因為它的地位和作用和翰林院與通政司有些重復,更近似于皇上在宮中的頒冊制誥機構,和翰林院、通政司隸屬于朝廷,直接對內閣略有區別,而是直接對皇帝。 前明這個機構便被邊緣化,而泰和帝和廣元帝時一度很受重視,大有要恢復到唐代中書監中書令的架勢,但是很快在廣元帝后期便被閑置。 從天平帝開始,這個機構就成了安排致仕重臣子弟的一個去處,清貴而悠閑,甚至偶爾也還能備問皇家,所以也是許多高官顯貴子弟們削尖腦袋想去的地方。 只不過這中書舍人位置太少,而且對其父輩的要求更高,六部尚書以下的子弟根本不考慮,所以很多人欲求而不得入。 “公子您是說朝廷對中書科重新定位,嗯,是不是在職權上也不再和以往一樣了?” 汪文言的反應靈敏讓馮紫英也很滿意。 “既然要重新調整,肯定是和以往不一樣了,不過文言也莫要理解偏了,不可能一下子恢復成為前唐中書省那般,我師官公出任戶部左侍郎掌中書科事,便是要負責整個大周開海事宜,我此番南下也是奉官公之 奉官公之意,所以文言就不必太過于擔心了。” 這一顆定心丸終于讓汪文言定下心來了。 戶部右侍郎掌中書科事,這就意味著朝廷是真正要全面推進開海事宜了,而馮紫英現在甚至可以直接公開打出這個旗幟而無人再敢質疑了。 “那就太好了,林公也可以放心下來了。”汪文言如釋重負。 之前對馮紫英雖然也很信任,但是更多地還是信任馮紫英這個人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林如海的支持,但是一個翰林院從六品的修撰,說實話,包括汪文言在內的他們這個團隊都還是有些擔心未來的前途的。 雖說馮紫英前程光明,而開海之略也是他提出來的,但是具體執行呢?這才是關鍵。 如此龐大繁雜的事務自然涉及到無限資源和衍生出來的權力,馮紫英在其中能占據什么樣的位置,能獲得多少資源,這才是最重要的。 林如海可以在他余生之際給予馮紫英所想要的一切,但是日后的延續呢? 整個團隊就算是你能養得起,但那又如何? 如果所做的一切都是無用,或者要等到幾年甚至十年以后才能見到功效,那沒有誰能夠堅持這么久,恐怕包括馮紫英自己也是如此。 這也是汪文言最擔心的一點。 但現在問題迎刃而解了。 馮紫英能感受到整個馬車車廂里的氣氛似乎都輕松了許多,他能理解。 短短接觸一兩個月,就能讓人家納頭就拜俯首稱臣,就算是自己是館選庶吉士和翰林院修撰,就算是林如海為自己打包票,一樣不行。 沒有誰會輕易把自己的命運隨手交給一個陌生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