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馮紫英也是有些發愣,也在揣摩這位老太太話語的意思,但面對問話卻不能不應答:“老祖宗此言讓紫英惶恐啊,先不說紫英也不過就是趕上這平叛和開海事宜跑了一趟西邊兒江南,正好趕上這等事情,所以承蒙皇上和朝廷諸公垂詢,多召見了幾次罷了,寶玉才十四,詩詞歌賦也是日益精進,前日里我還聽聞禮王殿下在元宵之后舉辦的詩會上獲得參會士子的一致贊譽,……” 馮紫英這兩日也收到了壽王和禮王的帖子。 這讓他也是大感頭疼。 壽王風格倒是有些和永隆帝一般,不喜詩賦,性格沉靜,而禮王則有些像其祖父元熙帝,文采風流,也喜歡舉辦各種詩會文會,據說和北靜郡王關系也不錯,也頗得永隆帝的喜歡。 賈母的目光里沒有多少變化,但臉上笑容卻是越發親和。 “鏗哥兒,你莫要用這等話來哄老身,我這個孫子,難道我還不知道性子?詩詞歌賦固然是有些天賦的,但當著這屋里的都不是外人,老身也就把話說開,當下世道不比以前,不是文章做得好就能行了,寶玉若是能像他爹那樣在京師城里先尋個職位,那再來做些文章詩賦,自然是極好的,也能讓咱們榮國府盛名不墜,但若是沒個去處,這光靠著詩詞歌賦名聲,怕也不是長久之計。” 賈母的這一番話讓馮紫英還是有些小瞧了這位久經風雨的老太太的智慧了。 想想也是,這歷經幾代風吹雨打,還能維系著榮國府現狀,雖說日趨沒落,但是和其他六家國公府相比,在沒有能上得了臺面的男人情形下,能以一己之力支撐起整個場面,也算不錯了,看看抄家滅族的繕國公石家,宛若喪家之犬的治國公馬家,榮寧二家也該知足了。 &nb bsp; 用詩詞歌賦打造人設,這是馮紫英原來給賈寶玉指的路徑,但現在隨著賈元春進宮,娶皇室宗親這條路就有些不通了。 同時賈元春進宮也讓榮國府這邊地位又略有不同,馮紫英能夠清晰的感受到包括賈赦、賈政夫婦和府里其他人心氣都有些變化了,便是這位老太君也一樣不能免俗。 這條路不能走,自然就要尋另外的路,或許是賈家覺得有了賈元春在宮中這層關系,其他路子也不是不能選擇了。 “愿聽老太君教誨?!瘪T紫英也吃不準賈母想要如何。 自己可不是扶弟魔,而且賈寶玉也算不上自己的弟,就算娶了林黛玉和薛寶釵,那也和賈家沒太大關系。 “老身聽說鏗哥兒在考中舉人之前,也是以監生身份推薦入青檀書院?”賈母語氣溫和,但是似乎卻隱藏著什么。 馮紫英坦然點頭,“紫英自大同回來之后便以蔭監入監讀書,后來承蒙喬師厚愛,推薦紫英到青檀書院讀書?!? “那寶玉能否去青檀書院讀兩年書?”賈母追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