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記記重錘,如洪鐘大呂,撞擊在大殿內一干重臣們心中,北方士林文臣和武將們一個個是熱血沸騰,而南方士臣們同樣是觸動甚深。 能站在這個大殿內的人,哪一個不是年少時苦讀又經歷了幾十年朝堂風雨的?又有哪一個對整個大周形勢是懵然無知的? 無外乎關系到自己和自己代表的家族、鄉黨和階層利益罷了,但是有一點卻是確定,沒有誰愿意看到大周衰微,沒有誰愿意讓北方游牧民族的鐵蹄重新躍馬中原飲馬江南。 北元噩夢雖然時間短暫,但是兩宋的卑微茍安卻像刀砍斧劈一般銘刻在文臣武將們心中,燕云十六州和歲幣之辱無人能忘懷,沒有誰能容忍大周變成兩宋那般模樣。 馮紫英的聲音在大殿內回響,永隆帝在振奮之余也仔細的觀察著一干閣臣們的神色變化。 這些老于世故的臣子們或許會因為馮紫英的話語有所觸動,但是要說就憑這番話就能讓他們立即熱血沸騰贊同支持你的意見,那也未免太天真了。 但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觸動的契機。 “說得好啊,發人深省,朕很多年沒聽到過這樣猛擊人心的直諫了,不知道諸公內心如何著想?”永隆帝輕輕喟嘆了一聲,“朕聽明白了,紫英之意,那就是遼東不可失,但若是不解決遼東的后勤補給問題,那么遼東便不可守,是這個意思么?” 馮紫英昂然抬頭:“回稟陛下,臣正是此意,而且還需要確定,遼東的后勤補給問題不能拖,若是三五年之內不能徹底解決,而女真人一旦解決掉烏拉部和葉赫部,遼東便是一局死棋,甚至連朝鮮都可能徹底倒向建州女真,成為他們的后勤補給后盾!” 這是一個連環扣。 不解決后勤補給,遼東鎮便只能維系守勢,而建州女真便能好整以暇的逐個收拾掉烏拉部和葉赫部,而一旦收拾掉海西女真殘部,那么遼東變成了孤子,要么果斷放棄撤離,要么等待的就是失陷。 “可是紫英,連通遼南和登萊海運航線,其間難處甚多,內閣和六部諸公恐怕也早有計議,紫英你怕也是有考慮吧?”永隆帝語氣溫和。 馮紫英哪里還不知道這是永隆帝在為自己引路,點點頭:“開通遼南——登萊海運補給線當然有很多需要克服的障礙,但是若是沒有問題難處,那還要我們這諸多臣工站在這殿內作什么?考慮問題解決難處,不就是朝中諸公的責任么?辦法總比難處多,臣不信以葉公、方公諸公之能就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葉向高和方從哲都是臉色不善的輕哼了一聲,卻沒有言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