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倒是孫居相作為御史,反而在這個時候不會插言了,按照規矩,他有他自己的奏報渠道,也有他屬于都察院御史的觀察角度來拿出自己的報告。 崔景榮并沒有按照此番南下巡視調查的路線來進行匯報,而是將開海之略所涉及到幾大問題按照重要性或者緊迫性來進行分析報告。 毫無疑問這樣是最合適的,這不是一次例行巡視調查,而是有針對性的專題巡視調查,按照這樣一種方式來,更能迅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引起大家的重視。 “……,以工部治下的造船業已經萎縮和糜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以清江船廠為例,在籍工匠、工人不到三成,即便是嚴加整飭整編,估計能達到編制在籍的一半已經是非常好的結果了,船廠中簿冊混亂,殘缺遺失甚多,臣也不知道究竟是有意如此,還是其他原因,光是臣所見,造船大木腐爛甚多,如膠、漆、索等物倉儲毫無章法,登記混亂,……” 崔景榮早就憋了一肚子氣,看了清江船廠和龍江船廠,再去看寧波的私人船廠,那對比差距太大,讓他氣不打一處來,這個時候自然不會客氣。 “龍江船廠情況略好,但是一樣不堪入目,在籍工匠大多流失在外為一些私人船廠干活兒,許多在籍工匠已經故去卻仍然登記在籍,而原本該由其子孫增補進來的,卻根本沒有增補進來,完全一片混亂,……” 崔景榮的話語在大殿內引起一片嘩然,都知道崔景榮此 景榮此人性子樸實,不喜虛華,說話也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他說的話基本上不會摻太多水分,他說到這個程度,只怕真的就是情況很糟糕了。 永隆帝的臉色也很不好看,實際上在崔景榮他們回京之前,已經遞回來一些匯報情況的折子,他已經有了一些心理準備,但是如此糟糕還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而內閣諸公和六部乃至都察院諸位重臣也都是眉頭深鎖,他們也是早就聽聞了一些情況,但爛到這種程度,還是讓人難以接受。 “臣不太清楚南京工部是如何在管理清江和龍江船廠,也不知道南京工科給事中與南京都察院是如何在監督南京工部和兩家船廠,但是臣聽聞清江提舉司大案疊出,但南京都察院卻隱瞞不報,南京工科給事中有如無此機構,對此情形視若無睹,具體情況,想必都察院孫大人已經有單獨奏折上報都察院了,就無須臣來饒舌了,臣相信孫大人的奏折中肯定有更為詳細的闡釋,……” 崔景榮的話言簡意賅,條理清晰,既能讓殿上所有人明白南京工部治下糟糕情形,也能不動聲色的把問題本質說透。 “……,基于此,登萊方面的船廠設立和水師艦隊的建造,臣以為當下清江和龍江船廠皆不具備此能力,相比之下,臣在寧波察看了兩家私人船廠——晨興船廠和泰能船行,其規模雖然遠不及清江和龍江船廠,但是其調度嚴密,工藝規范,而且工匠制作態度和能力也遠勝于工部船廠,遠非清江龍江船廠所能比擬,……” “……,所以臣以為,若是要按期在登萊達到之前預期的目的效果,恐怕原來預想的以清江龍江船廠為依托的想法是不可行的,如果要達到目的,勢必要吸引江南民間船行船廠商賈前往登萊和遼東興辦船廠,而這一目的要想實現,需要朝廷綜合考慮如何來讓這些商賈們自愿前去,……” 崔景榮的這番話立即在殿內引起了震動,不但是武將們臉色難看,尤其是登萊總督王子騰已經是按捺不住怒火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