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顯伯兄,差不多是這個意思?!瘪T紫英用眼神示意。 “嗯,江南其實也和北地大同小異,只不過整體好一些,但百姓要想更好的生活,嗯,擴大購買力,……”魏廣微也在學著馮紫英的用詞造句,“一樣需要更多的掙錢渠道,所以開海就是一個契機?開海可以帶來很多渠道和機會,讓百姓去掙銀子?” 馮紫英笑了起來,“顯伯兄說對了,這就是所謂的挖掘外需,開海就是挖掘外需的一個最重要辦法,因為外銷的絲綢、茶葉和瓷器能夠立即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銀子,要么就是黃金、銅料、香料這些并不比銀子緊缺的東西,……” 崔景榮和吳亮嗣都饒有 都饒有興致的聽著二人的探討爭論,孫居相是最后到的,但也很快被吸引了進來。 “其實對于咱們大周來說,外需和內(nèi)需相比,內(nèi)需更重要,但外需更能立竿見影,像百姓找到了掙錢渠道,比如去新開的茶園茶場種茶制茶,去新開的陶瓷工坊干活兒,去絲綢工坊繅絲,掙到了錢,自然可能就會買布買鹽買家具,吃穿用度可能會更寬裕大方一些,這也能拉動這些行業(yè)的擴大,……” “紫英,那對于朝廷來說,除了海稅外,還能有其他更多的收益么?”崔景榮作為戶部右侍郎,自然要從他這個角度來想問題。 “嗯,崔大人,您對皇上設立的礦監(jiān)稅監(jiān)怎么看?”馮紫英反問。 崔景榮立即明白了,苦笑著搖搖頭,不再說這個話題。 商稅是大周的一個隱痛,誰都知道過低的稅率直接導致了大周財賦只能死死盯著田賦,但受天災人禍的影響,田賦收入越來越難以支應朝廷的需要了。 商稅問題也因此幾度提出,但都無疾而終,原因就是來自各地士紳的抵制反對。 這海稅也主要是新設稅種,準確的說算是關稅,這才巧妙的避開了士紳們尤其是江南士紳的堅決反對。 皇上頂著無數(shù)罵聲而設立稅監(jiān)礦監(jiān)未嘗不是迫于無奈,一旦九邊軍餉都難以維系,北方的女真人和韃靼人打了進來,那真的就是大周的末日了。 所以他頂著罵名也要干,實際上他這是在做本該是內(nèi)閣干的活兒。 “崔大人,其實只要內(nèi)需外需真的啟動起來,后來情況都會逐漸好轉(zhuǎn)的,也會有更多的辦法和渠道來改善,……”馮紫英安慰了對方一句,“但現(xiàn)在很多條件還不成熟,……” “紫英,你還沒有說到我們在揚州府所作的一切目的何在呢。”吳亮嗣終于能插上話了。 “很簡單,揚州地理位置特殊,這里交通航運四通八達,商貿(mào)繁盛,物資集散豐富,我們可以從這些調(diào)查中了解這里的銀錢流動狀況,這一點上我記得先前和幾位說過,……” “銀莊?”崔景榮微微皺眉,吳亮嗣則是吸了一口涼氣,魏廣微若有所思,而孫居相則是深深地看了馮紫英一眼,表情各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