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倒是賈政還算和那位妹夫有些情誼,多說了幾句,基本上敲定了讓賈璉護送林黛玉南下。 “賢侄,老太太有些擔心,不過她身子這段時間不太好,所以也不敢說太多,璉兒說你也要南下公干,可是工部和戶部關于開海之事所涉及的?” 賈政雖然只是每日去工部點卯,但還是對朝中大事十分關注的,不像賈赦一門心思只盯著銀子。 開海舉債方略和馮紫英有很大關系,賈政也是十分感慨,想想閣老尚書們都在商計的大事居然是由眼前這個馮家大郎提出來的,這份說不出的滋味始終讓賈政感觸復雜。 “是。”馮紫英平靜地回答:“內閣和戶部工部關于開海試點選址爭議頗大,所以可能會有一些實地調查了解,因為小侄對這方面情況了解多一些,所以內閣要和翰林院這邊打了招呼,估計要讓小侄跟隨戶部工部以及都察院的人一起南下,正好璉二哥要送林妹妹南下,也就趕上了。” 這南下之路一般說來要求安穩輕松最好都是走水路,沿著運河南下,這已經是初冬季節,順風順水,速度也不慢。 “那此番南下賢侄干系重大啊。”賈政連連點頭,“內閣對此事也是如此重視,賢侄若是能在此事上再有作為,回來之后朝廷肯定不吝獎賞。” “那小侄倒是沒多想,只求能順利完成朝廷的任務便好。”馮紫英也只能應和著。 “存周,既如此,那還是讓大郎去見見老太太吧,也好讓老太太放心。” 心。”賈赦插話道:“這一趟千里,還涉及到諸多事宜,璉兒做事倒是沒問題,就怕還會牽扯到一些官府糾葛,到時候還要請大郎多照應一下璉兒。” 賈赦一副林如海已經是死人一般的態度,倒是讓賈政有些難堪,但是從林如海信中卻基本能感覺到,所以賈政也沒說什么,只是點了點頭。 在賈母那里說了幾句閑話之后,馮紫英便告辭歸家了。 倒是賈璉陪著馮紫英說了一會兒話,二人也基本上商定三日內出發南下。 這邊馮紫英也去戶部和工部分別聯絡了一番,內閣那邊也已經基本議定由戶部右侍郎崔景榮與貴州清吏司金科主事吳亮嗣、工部都水司郎中魏廣微、都察院南直道御史孫居相四人加上馮紫英五人,另外也還有幾名小吏一并七八人。 此番在選擇人南下也是花費了一番心思,崔景榮是河南人,魏廣微是北直大名府人,孫居相是山西人,吳亮嗣是湖廣人,馮紫英算是北直順天府人,祖籍山東,除了吳亮嗣外,清一色的北人,和南直、閩浙都沒有干系,所以也算能勉強平息物議,免得這一次考察了解回來之后有什么閑言碎語。 當然這只能說是一種表面現象,真正要拉攏收買,以那些閩浙海商的手段,只怕隨便你是哪里人,都一樣能讓你欲罷不能,就看各方最終利益平衡的結果了。 “馮鏗見過崔大人,吳大人,魏大人。”崔景榮、吳亮嗣、孫居相以及魏廣微四人都是熟識,唯有馮紫英算是以一個新人,但這個新人名氣來頭太大,以至于連崔景榮都要禮遇幾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