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哼,我回答也沒啥用處,真要想了解,那就去遼東那邊看一看,要不就在山海關守著,你就可以看個明白了。”有些輕蔑的瞥了馮紫英一眼,一只手蕩開馮紫英的手,那男子便欲舉步離開。 馮紫英手微微發(fā)力,對方也覺察到了一點兒什么,手一收一推,便格開馮紫英的阻攔,側(cè)身而過,不過還是有些驚詫于馮紫英的力氣不小。 馮紫英其實也沒有全力施為,而只是想試試對方,感覺到這個男子還是有些勁道,多半是軍中出身。 “兄臺留步,小弟是誠心想要了解一下情況,若是有機會,自然也當將此情形上報朝廷。”馮紫英緊隨對方而動,跟在對方身后。 男子腳步一滯,但隨即繼續(xù)舉步前行,“哼,朝廷豈有不知之理?這都是光天化日之下大明其道的來往,人家根本就不怕這個,再說了女真人來朝貢不也是朝廷的規(guī)制么?” “既然如此,那兄臺又何必義憤填膺的模樣?”馮紫英也不客氣,疾步與對方并肩而行。 刀條臉男子已經(jīng)意識到眼前這個少年郎恐怕不是尋常之輩了,多半是一個官宦子弟,否則不可能對這等情況如此感興趣。 但若是尋常官宦 尋常官宦子弟也不至于這般糾纏不放才對,而且還提到了要核實離開人身份這個問題,更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 “談不上義憤填膺,只不過是對朝廷對這等大敵卻是如此懈怠輕忽有些失望罷了。”男子見甩不開馮紫英,索性就放慢腳步,看看這家伙究竟想要干啥。 馮紫英見他放慢腳步,也微微一笑,“懈怠倒是有些懈怠,但若是說輕忽倒也未必見得。”馮紫英慢吞吞的道。 “哦?”刀條臉男子訝然,意似不信,“小兄弟,此話怎講?” 馮紫英站定,微微拱手:“在下青檀書院馮鏗馮紫英,尚未請教兄臺尊姓大名。” “遼東趙率教。”刀條臉男子臉色一正,也是抱拳一禮。 趙率教?馮紫英有些耳熟,但卻有些模糊了,自己和遼東那邊素無交道,若是有些印象,那多半是《明史》中殘存的記憶,那也就說明此人應該是一個人物才對。 “趙兄。”馮紫英也不客氣,“小弟對遼東情形一直十分關注,但苦于沒有更多地消息,所以冒昧叨擾,……” “趙某雖然不是讀書人,但是青檀書院的大名趙某還是知曉的,沒想到小兄弟居然是出自青檀書院,都說青檀書院乃是北地士林典范,敢于向朝廷諫言,看來此言不虛啊。”這年頭無論什么人對讀書人都還是很尊重的,青檀書院現(xiàn)在儼然有北地第一書院的名頭。 別的不說,光是這一科秋闈中遼東、萬全和宣府就有弟子在順天參考,其中有一個叫紀子登的便是遼東人,只不過這個家伙自小便寄居在其在大興的舅父家中,多年未曾回過遼東,對于遼東那邊情況也知之甚少,加上比馮紫英要大十歲,所以和馮紫英也不算太熟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