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正文卷第二十一章打欠條得知李獻忠及時回援“舊關”并擊退了建虜后,熊廷弼同袁應泰都顯得十分激動。 因為這場“開原大捷”是在他們親自指揮下完成的。 可以說他們上任后的這場“首秀”完成的十分驚艷,這會在他們的政治履歷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尤其是白桿兵收復了此前從楊鎬手中丟失的寬甸堡,這種收復失地的大功,甚至比重創建虜更容易讓自己升遷。 遼東監軍閻鳴泰率部死守南兩晝夜關更是居功至偉,使得他坐實了自己的“善守”之名。 戰后統計本次共殲滅建虜戰兵1萬1千,輔兵1萬。 不過最終能拿出的首級只有3700級,廣順關3000級,鎮北關700級。 當然還有李獻忠率部掃蕩科爾沁斬首蒙古人的3500級。 但李獻忠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的家底被打空了。 開戰前他手中擁有開原路守軍9500人,遼東鐵騎2500人,突擊營2500人,鐵嶺路守軍4500人,共計19000人。 再加上平虜衛的一千人,是實實在在的2萬兵馬。 如今整個開原路只剩下1500人,鐵嶺路還有2500人,突擊營1000人,遼東鐵騎2300人。 足足陣亡了11300人。 就連平虜衛也陣亡了500人,整體戰損幾乎高達6成。 還有廣順關參將高貞以及鎮北關游擊劉大宇兩員大將陣亡。 這么大的損失別說是從科爾沁掃蕩了12萬兩銀子,就是將努爾哈赤的腦袋放到自己面前也高興不起了。 而且自己還坑死了宰賽手下的一千蒙古騎兵,欠下了一個大人情,為此他只好不要之前說好的牛羊,又是一大筆損失。 這次被韃子突襲,戰馬的損失也不小,好在有科爾沁那里那里搞來的三千匹良馬補充。 整體來說這次出擊是賠大了。 為了大明自己可是差點把身家性命都搭進去了,熊廷弼同袁應泰總得表示表示吧? 李獻忠幾乎是帶著哭腔說道:“如今開原路幾乎被打沒了,末將連守關的人都湊不出了,還請熊經略同袁巡撫趕緊調撥兵馬和軍械。” 這次開原路的人員軍械損失巨大,他們也是親眼所見,補充自然是理所當然的。 熊廷弼說道:“不知道李總兵想補多少人馬?” 李獻忠說道:“開鐵兩路原本在編兵力共計19000人,如今缺額高達11700人。還請熊經略盡快為末將補齊缺額。” 李獻忠要補這么多人可就有些犯難了,如今遼東各路兵力其實都不多。 尤其是南路剛剛收復了寬甸堡,也需要增加兵力防守。 熊廷弼說道:“我暫時只能從其他地方先給你補充3000人馬救急,至于剩下的兵馬要么等后續朝廷的援軍,要么就只能你自己募兵了。” 明代只要有督撫的核準,衛所是可以自己募兵的。開原和鐵嶺原本也是衛所性質的,只是開原現在上升了到了路城的級別而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