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獻忠同閻鳴泰來到兵部的時候,遼東經略楊鎬同開原總兵馬林也已經到了,其實兵部征召的是他們四人。 薊遼總督汪可受只是應首輔方從哲的要求來做旁證的。 萬歷傳旨讓內閣首輔方從哲,兵部尚書黃嘉善,吏部侍郎劉一景三人共同搞清遼東之戰的始末,以及遼東諸將的功過是非。 雖然東林黨人只有一席,不過這次卻由兵部右侍郎袁應泰負責詢問。 第一個接受詢問的是北路軍主帥,開原總兵馬林。 馬林率領的北路軍有1萬五千明軍,僅僅一天時間馬林在尚間崖附近扎下的三座營寨全部被建虜攻陷,北路軍潰敗,馬林本人僅僅率領數騎逃走。 這種敗仗馬林根本無法辯駁,所以他鐵定是要被處理的。 之所以將他找來,主要是確認建虜的傷亡,因為楊鎬在奏報中說西北兩路軍殲滅八旗約萬余。 如今杜松已經死了,自然只有找馬林來了解情況。 不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馬林居然也開始甩鍋給杜松。 馬林說道:“我部按照楊經略的要求進兵三岔口同西路軍杜松會師,結果杜松卻輕敵冒進,沒有按照約定時間進兵,而是提前進入了薩爾滸地區。” “杜松部為本次我四路明軍中兵力最多,戰力最強的部隊,他這一下子就被建虜給消滅了,造成我北路軍變成了一支孤軍。” “末將在3月初一深夜時收到了杜松在薩爾滸全軍覆沒的消息,于是已經第一時間扎營防御建虜突襲了,并將隨行的車輛置于營外組成工事,并配以火器防御。” “本以為杜松的西路軍有3萬之眾,即使被建虜擊潰了,總也能重創建虜。結果我這里至少碰上了建虜的五萬主力,敵酋努爾哈赤、代善、莽古爾泰等人輪番上陣沖擊,我北路軍抵擋不住。” 然后馬林哽咽地說道:“原本歸屬北末將指揮的葉赫部人馬也沒有趕到。我北路軍孤軍奮戰,末將的兩個兒子馬燃、馬熠盡皆戰死軍中,北路軍將士大多戰死,末將經過奮力拼殺才僥幸突圍,并在開原收攏潰兵。” “我馬家對大明問心無愧,末將也已經拼盡全力了。” 不得不說馬林這聲淚俱下的甩鍋,聽起來也確實有幾分道理。 他的北路軍屬于被杜松給坑了,他并沒有臨陣脫逃,而是率部拼死抵抗,只是寡不敵眾,在最后關頭才進行突圍的。 不過對于袁應泰來說,馬林有沒有罪不是重點,重點是他要找到楊鎬的過失。 于是他說道:“馬總兵,按照你所說,杜松部根本就沒有對建虜進行過有效的殺傷,而北路軍的慘敗主要是這次分兵所致了?” 李獻忠暗罵:靠,袁應泰這是典型的誘供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