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離宮后方從哲和黃嘉善便回到了自己的衙門辦公。 如今遼東明軍傷亡慘重,四路大軍直接沒了兩路,另外兩路也是半殘狀態,遼東的兵力嚴重不足。 無論此戰勝負如何,都需要大量的援軍以及糧餉軍資,不然空虛的遼東恐怕會引起蒙古人的注意。 方從哲讓黃嘉善催促各路援軍趕赴遼東。 此前宣府的數千援軍及廣西狼兵以及四川的白桿兵沒能趕上楊鎬四路圍剿,現在這1萬多人馬倒成了生力軍了。 但這些部隊是遠遠不夠的,黃嘉善準備調戚金統帥的戚家軍北上;就連京營之中也開始再次選拔士卒,準備奔赴遼東戰場。 一時間,京師的氣氛也變得緊張起來了。 這場大戰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其中自然包括如今失勢的東林黨人,此時這些東林黨人正齊聚在兵部郎中袁應泰的府邸。 東林黨自首輔葉向高離任后,主要成員已經基本被排擠出權利核心了。 最早的東林三大領袖,顧憲成已經亡故,鄒元標同趙南星也都被貶斥回鄉。 如果說早期的東林黨人還能批判時政,推動改革,維護國本起到一定進步作用。 如今的東林黨則是已經完全沉迷于黨爭不能自拔了。 許多人心中已經沒有了是非曲直,而只知道黨同伐異。 他們關心遼東大戰的目的是為了借此攻擊“齊、楚、浙”三黨,好重新奪回自己在朝堂的話語權。 兵部郎中袁應泰說道:“本次征伐建虜的戰報已經送抵兵部,據說取得了一場大捷。” “生擒了叛徒李永芳,賊酋阿敏和阿巴泰的腦袋如今就在兵部。” 聽聞遼東大捷,在場的諸人不免有些失落,只有兵科給事中楊漣顯得比較興奮。 楊漣說道:“這一戰耗費了大明太多的人力物力,能打贏自然是最好的結果了。” 不過這個正常的言論在這里卻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眾人紛紛用詫異的目光看著楊漣,潛臺詞分明是說:這小子是不是缺根筋,搞不清楚屁股究竟坐哪頭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