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擊退了建虜后沈陽城的軍民士氣空前高漲,之前的種種傳言搞的所有人都是一頭霧水,一會明軍大敗,一會明軍大勝。 不過這次明軍擊退建虜可是所有人親眼看到的,城外建虜遺棄的大量楯車以及數百具尸體那可是真真切切的。 楊鎬心里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下了,這也算是他指揮下取得的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勝利。 盡管殲敵不多,但是意義重大,穩定了遼東即將崩潰的局面。 薊遼總督汪可受、遼東巡撫周永春、巡按陳玉庭等一眾文官也都是興高采烈地。 汪可受和周永春二人親上城門鼓舞士氣,居功至偉。 陳玉庭雖然沒有登上城樓,但他一舉揪出了兩百多奸細,這次成功擊退建虜肯定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勞。 親自指揮守城的李如柏反倒和這場勝利似乎沒多大關系。 此時探馬來報:城外建虜的大營空空如也,似乎建虜已經撤兵了。 這下那幾個文官更來勁了。 遼東巡撫周永春說道:“雖然我們已經在沈陽實行了堅壁清野,但還是被建虜擄走了好幾萬百姓,還請楊經略乘勝追擊,給予建虜更大的打擊,再不濟也能救回部分被擄走的百姓。” 周永春的話讓楊鎬和李如柏都感覺很無語,兩人對視了一眼,無奈的搖了搖頭。 不得不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雖然楊鎬的軍事指揮水平的確不怎么樣,但是和這些文官比起來,他還是勉強能擔當起“知兵”二字。 楊鎬心想:老子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從建虜的馬蹄下逃脫,你居然叫我出城追擊,這真是老壽星吃砒霜(活膩了)? 于是他說道:“建虜向來狡詐,經常使用這種誘敵深入的把戲,我軍雖說今日小勝一場,也不可大意。” “況且建虜都是騎兵,行動迅速,他們若是真走,我們壓根追不上;若是故意讓我們追上,那必然是他們的誘敵之計。” 薊遼總督汪可受也認為此時出城追擊建虜過于冒險,周永春才放棄了這個想法。 此時撤退的努爾哈赤也是相當郁悶,他沒有想到明軍居然出了鴉鶻關,然后一舉突破正紅旗的阻擊,直奔赫圖阿拉而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