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狹窄的道路使得雙方避無可避,很快兩路騎兵就進行了最直接的對抗。 兩軍的騎兵猶如兩波猛烈的海浪相撞,雙方士兵的吶喊聲,兵器發(fā)出的金屬撞擊聲,以及戰(zhàn)馬的嘶鳴聲,瞬間響徹山間。 李獻忠特的將100名鐵甲重騎放在了隊伍的最前方,以便于直接利用重甲對敵軍進行碾壓。 本以為會有一場很激烈的較量,當(dāng)雙方撞擊到一起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身穿鐵甲的遼東鐵騎和穿著棉花戰(zhàn)襖的漢軍騎兵,完全不是一個等量級的,就連明軍的戰(zhàn)馬也是直接碾壓對方。 李永芳手下的漢軍騎兵根本就不是遼東鐵騎的一合之?dāng)常瑑H僅一個照面他們就紛紛被遼東鐵騎擊落馬下。 明軍更是猶如一支離弦的利箭,直接從李永芳的人馬中貫穿;鐵蹄所過之處,只留下了滿地哀嚎。 由于道路狹窄,雙方騎兵的速度很快就慢了下來,遼東鐵騎更是仗著人馬皆披甲的優(yōu)勢,直接撞擊對手,將戰(zhàn)線不斷向前推進。 李獻忠則化作了一個殺神,一桿銀槍在敵軍身上游走,宛若一條吐著信子的銀蛇不斷擊殺對手。 這些漢軍的裝備著實有些寒磣,別說是鐵甲了,就連暗甲也沒有,直接被他一槍一個挑落馬下。 此時雙方后陣的騎兵也紛紛拿出弓箭想對方進行攻擊。 由于明軍全副武裝,都是明甲鐵盔,甚至還裝備了面甲,弓箭對他們的輸出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直接擊中面部那一小塊的概率,簡直堪比彩票。 而漢軍騎兵可就慘了,那些棉襖哪里擋得住遼東鐵騎射來的利箭,不少人紛紛中箭落馬。 幾乎雙方在觸碰到的一瞬間就已經(jīng)注定了彼此的結(jié)局。 李永芳很快就反應(yīng)過來了,這哪里是劉綎的家丁? 分明就是威震天下的“遼東鐵騎”,看來李如柏是把壓箱底的老本給拿出來了。 可是這樣的利器不是應(yīng)該用來對付八旗兵嗎? 普通的八旗兵哪里擋得住如此精銳的遼東鐵騎? 估計也只有最精銳的“白擺牙喇”和他們是一個等級的。 欲哭無淚的李永芳趕緊停下腳步,一邊催動這些漢軍不斷上前同明軍廝殺,一邊偷偷調(diào)轉(zhuǎn)馬頭。 此處道路狹窄一時半會明軍沖不過來,自己得抓緊時間趕快逃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