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叮鈴,前門傳來了一陣短促的鈴聲,已經在客廳守候多時的謝爾蓋知道那個總愛偷奸耍滑的胖報童終于把倫敦昨天新出刊的報紙給送來了。 現在離牛津大學公開演示會的時間越來越近了,而鎮子里的穿制服的巡警和穿便服的秘密警察也越來越多了。伊萬諾維奇已經禁止隊員們外出閑逛了,以至于閱讀報紙已經成為了這幫粗胚除了打牌以外唯一的消遣了。 “啊哈,我就知道俄國人不會讓英國人獨占鰲頭的,哪怕是在他們并不擅長的科技領域。”率先拿到報紙的謝爾蓋故意拉長聲調以刺激那些沒有搶到報紙的同僚。 “好了,謝爾蓋,不要再賣弄了!說說那上邊有什么消息值得你這么一驚一乍的吧!”伊萬諾維奇說道。 “這上邊說彼得堡大學的波波夫日前完成了一次‘遠距離’無線傳送聲音的實驗,哦呼,搶在了牛津大學的前面了,盡管我對這個所謂的遠距離表示懷疑,但還是得祝賀一下波波夫同志啊!”謝爾蓋說道。 在原時空歷史上,俄國科學家波波夫在1895年就發表了名為《金屬屑同電震蕩的關系》的論文,并成功地演示了無線電接收機,次年又用電報機代替了電鈴,在一千多人面前成功地進行了無線電傳送摩爾斯電碼的表演,盡管當時的傳輸距離僅有250米。 當時的那份電報近僅有幾個字——“海因里希.赫茲”(以此紀念發現電磁波存在的德國物理學家赫茲),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就是世界上第一份有明確內容的無線電報了。 那為什么西方從來都沒有承認過波波夫是無線電技術的發明者呢?除了排擠蘇聯這個意識形態和他們不對付的國家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波波夫活著的時候壓根就沒有得到過沙俄政府哪怕是一分錢的幫助,他根本無力就與背靠托馬斯.愛迪生、安德魯.卡耐基的馬可尼在西方社會爭奪無線電的專利權。 事實上,在美國專利局把無線電技術的專利權轉授給馬可尼兩年之后,郁郁不得志的波波夫就死于腦溢血了。由于諾貝爾獎只發給活著的人,盡管波波夫在無線電領域做出了如此杰出的貢獻,他最終也沒能獲得這個榮譽。 “唔,有線電話早在二十年前就發明出來了,要是不考慮傳送距離以及設備的體積的話,時下無線傳輸聲音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技術。”通訊專家安東一邊嘗試著接收英國佬發出的無線電信號一邊說道。 “滋,滋,見鬼!那個人正用一把左輪手槍對著我,喬納森,你最好快點過來!” 電臺里突然傳出的一段對話讓圍坐在一起的安東、伊萬諾維奇以及謝爾蓋都口瞪目呆了。 什么鬼?英國佬要演示的也是無線電傳輸聲音的技術嗎?不對呀,里邊說有人正用槍來威脅某人呢,難道CIA那幫娘炮打了雞血竟然敢去闖英國佬的無線電實驗室? “滋,滋,霍利,你想辦法穩住他,我得先找到沃爾,只有他帶了一把MP5。”回話的顯然就是那個叫喬納森的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