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就說應(yīng)該把他留在密西西比號上削土豆的。”喬爾捂著臉說道。 斯旺西附近是產(chǎn)煤區(qū),從十八世紀起就成為了著名的煤港了,進入十九世紀后這里慢慢地就成為了英國以銅為主的有色冶煉中心,靠著約翰牛在全球的擴張斯旺西也逐漸地成為了世界銅貿(mào)易的交易市場。 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在這兒登岸或者離港,以至于多了強尼他們這十來副愛四處打探消息的陌生面孔都不會太引人注目,畢竟愛打探消息就是貿(mào)易商人利益所在。 至于為什么不選對反英情緒更高漲的蘇格蘭地區(qū)或者愛爾蘭地區(qū)落腳?大哥,你都知道那兒是反英分子扎堆的地兒了,人家英國的情報部門又不是二傻子,出了那么的簍子那些地方肯定是重點要盤的地方了,你去那兒去找削啊? 而地處威爾士南部的斯旺西,恰恰就是英國人不會重點照顧的少數(shù)幾個地方之一。早在十三世紀,英王愛德華一世就發(fā)兵征服了威爾士全境,最后威爾貴族們用“由一位在威爾士出生、不會講英語、生下來第一句話說威爾士語的親王來管理威爾士人。”這種自欺欺人的理由保全了自己的顏面。 愛德華一世隨即就把即將分娩的王后接到威爾士,而王后在威爾士誕下的王子便成為了第一位“威爾士親王”。打那兒之后,英格蘭國王以及后來的大不列顛國王總是把“威爾士親王”的頭銜賜給長子。久而久之,這個頭銜就成了“英國王儲”的同義詞了。 1536年,威爾士和英格蘭簽署《聯(lián)合法案》,威爾士自此正式和英格蘭統(tǒng)合。威爾士雖然和英格蘭統(tǒng)合,但威爾士人始終有很強的自國認同感,即便到了現(xiàn)代社會也是如此。譬如威爾士會有自己的足球隊去參加國際比賽,他們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有自己的議會。 所以英國人是不會把這個已經(jīng)三百多年沒出過叛亂的地區(qū)列為優(yōu)先排查的重點的,而另一方面,在斯旺西當?shù)厝孙@然是不會歡迎來自倫敦的秘密警察的,也就是說強尼他們至少不要整天提防著“朝陽大媽”似的群眾了。 “好了,下課吧!布蘭德,報紙上有什么新消息嗎?”這顯然已經(jīng)不是張平凡第一次讓強尼失望了,以至于他也放棄了。 “嗯,是有一些有趣的消息。《泰晤士報》上說北海道有一些生活拮據(jù)的武士和日本陸軍發(fā)生了沖突,雙方動用了包括手槍、步槍以及爆炸物在內(nèi)的武器進行了交火。據(jù)消息人士稱,日本陸軍尚未控制北海道的局勢,不排除這場由失意武士引發(fā)的騷亂向全國蔓延的可能。”布蘭德說道。 “嗚,那些浪人連吃飯的錢都快掏不出了,哪來的錢買槍械彈藥啊?我怎么看都像我們在東烏和敘利亞搗鼓過的那些破事呀。”弗蘭克說道。 “嘿嘿,還有更有趣的呢,這張有親俄立場的報紙宣稱,圣彼得堡有意修改1875年和腳盆雞簽訂的《庫頁島千島群島交換條約》,以收回千島群島的主權(quán)。”布蘭德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