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們通常說的日本浪人,大抵是指那些失去封祿離開主人家到處流浪的落魄武士。 1868年日本的幕藩體制土崩瓦解,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制在經歷了五個多世紀的努力之后終于重新控制了四島。 明治天皇推行的改革中最為重大一項舉措就是廢藩置縣,即廢除諸侯的封建領主統治權,將其領土收歸國有。同時還改革了封建等級制度,取消武士的特權。明治政府的這一措施,直接導致了武士階層迅速瓦解,其中少數皇族、貴族變成了大地主、大資本家和銀行家,一批中層武士變成了商人、自由職業者和高利貸主。而數量更多的下層武士則在短期內破了產,成為靠出賣勞動力為生的無產者。 當然了,也并不是所有下層武士都愿意出從事生產的,這些人挎著刀終到處游走日無所事事,成為了日本一個具有新的歷史特色的階層——浪人階層。據載,明治維新后浪人數量一度有十萬之眾。 明治維新之后,有一小部分浪人為日本軍部所用,充當其侵略擴張的先鋒,在日軍的許多對外軍事行動當中我們都能看到有浪人在充當諜報隊、先鋒隊和別動隊諸如此類的角色。 顯然腳盆雞軍部提供那些數量有限的“工作崗位”,是無法給群體龐大的浪人帶來太多實際性的改善的。這些生活拮據的浪人依然到處惹事生非,靠作奸犯科來維持生計。 隨著時間的推移,浪人組成結構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失去封祿的落魄武士了,大量不務正業的社會閑散人員混入了其中,以“忠君、節義、廉恥、勇武、堅忍”為核心的所謂武士精神已經被大多數浪人拋到了九霄云外了,他們徹底地淪為了日本社會重要的不安定因素。 在犬養一男這個前大阪小商販的建議下,收買浪人就成了“幼發拉底河”計劃中引發腳盆雞社會動蕩的重要一環。 犬養一男瞅準了浪人生活拮據但又迫切希望恢復昔日權威的特點,通過金錢賄賂以及復藩廢縣的承諾網羅被不少賭性頗大的浪人。 現在在琉球王舊王宮前和警察、琉球原住民起沖突的浪人,其實就是犬養一男收買的人煽動而來的。 伊藤博文在406大水管威壓之下的無奈之舉,在那些以天皇“親兵”自居的浪人眼里無疑是懦弱以及背叛的表現,犬養一男的手下幾乎沒費什么事就忽悠了一大幫子帶著家伙事的浪人直奔抗議現場了。 “小林君,你快回交番讓手槍隊過來支援!”眼看場面失控,交番所長趕忙讓小林河回去叫增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