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前微電影導演馮云翼一直主張在穿越眾可控的范圍內自己主動人地為制造一些和這個時空土著的沖突,好讓“戰地真人秀”的后期制造有素材可剪,這總比“導演組”被收視率下跌逼急了硬挑事折騰穿越眾要好一些,而“幼發拉底河計劃”就是這種思想指導下的產物。 當然早期的“幼發拉底河計劃”并不是想著給“戰地真人秀”的后期制造找素材的,當時“導演組”還喪心病狂到往馬關外海傳送密蘇里級戰列艦的地步,穿越眾還得為如何限制自己的東洋矮子而發愁,于是剛剛組建了軍情處的路小北就盯上了才并不日本版圖三十年的沖繩。 沖繩,華夏古稱琉球,石之有光者稱之為琉,而美玉謂之為球。琉球之稱,形象描繪這個群島像一串灑落在太平洋上的美玉。 從1372年朱元璋在位時琉球王國就成為了華夏的藩屬國,向大明納貢并奉大明為正朔。幾百年來,漢文化在這里已經根深蒂固,琉球人的口音屬于閩南語系,而且他們也使用華夏農歷年號,民俗、社會人文也屬華夏一脈。 1609年,腳盆雞的薩摩藩出兵侵占琉球,逼迫琉球王國向其進貢。隨后琉球王國形成“兩屬”狀態,即同時是華夏和薩摩藩的屬國。在這之后其逐漸被薩摩藩實際控制,成為薩摩藩的附庸。 到了1872年,日本政府借明治天皇親政之機,削琉球國號設為“琉球藩”。腳盆雞強令琉球王國停止向滿大人朝貢,并改用日本年號。隨后腳盆雞出兵琉球,而此時已經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淵里越陷越深的滿大人也無力增援那個在滿清皇帝眼里的蠻荒屬國了,最后琉球王國被滅,其國王也被腳盆雞掠回了東京。 事實上,當琉球王尚泰發現自己和自己的國家已經成為腳盆雞砧板上的魚肉時,仍向腳盆雞苦苦哀求:只要保留對華夏的宗藩關系,其他一切條款都能應允。 在給腳盆雞政府的上書中琉球人寫道:自歸清國版圖,以其保護聲援,乃可無憂外患,自建為國。有古來風俗之禮樂政刑、自由不羈之權利,上下雍睦,安居樂業,若離清國必失自由權利而招掣肘之累,國家豈可永葆?父子之道既絕,累世之恩既忘,何以為人,何以為國? 哪怕到今天看來,這段話也都算是有情有義的。只是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人家滿大人缺無力保下這個向華夏進貢了數百年的藩屬國。 由于擔心腳盆雞和毛子聯手對其形成夾擊之勢的滿大人最終還是慫了,對于腳盆雞提出的“分島改約”一直很曖昧,這也導致了從琉球來華為此事奔走呼號數年的琉球使節林世功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前自問身亡。 1879年腳盆雞宣布琉球廢藩置縣,完成所謂的“琉球處分”,將琉球強行并入其版圖,設“沖繩”縣。 然而在原時空歷史上,一直到甲午戰爭獲勝,腳盆雞才如愿以償地迫使滿大人在《馬關條約》中承認沖繩設縣。 不過,在這個穿越眾介入的時空里,《馬關條約》談判時從春帆樓上往外瞧就能看到的洋面上BB63的406皿煮大水管對著那兒,腳盆雞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在提這茬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