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山地元治看到日軍沖擊了幾次都無法靠近敵人的防線,他深感對手那看似松散卻火力強大的陣地,是大有學問。這還是他印象中的清軍嗎?即使是對敵人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有心理準備,但是現在一邊倒的碾壓屠殺慘劇,是他怎么也不會想到的。 山地元治第一次生出了對手是無法戰勝的絕望想法。他們參戰的人數,基本上是可以清楚看出來,絕對不會超過四百人。而自己率領著人數十倍于他們的軍隊,竟然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但是山地元治迅速地甩掉了那個絕望的念頭,一次戰斗的失敗不等于世界某日的到來。只要保存下第一師團這些忠勇的士兵和軍官,他就還有機會在東山再起。 山地元治又下了一道命令,日軍放棄沖擊敵人得阻擊陣地,分散向兩邊的丘陵地區突圍。 山地元治的這一道命令下得非常的及時,坐在北美野馬戰機上擔任FAC的李思鋒已經提醒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的作戰人員注意敵我識別了。也就是說,兩個梯隊間的距離已經接近他們武器射程的范圍了,幾乎是2公里左右了。 為什么山地元治一開始不下分散突圍的決定呢?除了心存僥幸要給第一梯隊一個出其不意的反擊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分散突圍后很難把分散開的部隊集結起來。這個時候無線電還沒有發明,部隊一撒開了,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集結起來的。 還有就往丘陵地區突圍,要丟棄騾馬輜重。假如敵人封鎖主要的道路橋梁,失去補給又不成建制的日軍會被對手一點一點的吃掉。 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是沒有別的辦法可想了,再遲一點就連跑路的機會都沒有了。 接到山地元治分散突圍命令的日軍,丟下騾馬輜重,紛紛往兩邊的丘陵跑。 第二梯隊不去管那些往兩邊跑的日軍,只管射擊那些來不及跑留在道路上的日軍。雖然前面的戰況很慘烈,但是日軍實際傷亡的人大約在七八百人左右。現在這一段長約兩公里的長的狹窄道路上猬集了大約三千人的日軍,往兩邊小土山上跑的路就那么幾條小路。那么多的人想要從這幾條僅有的小路逃跑,場面混亂可想而知。 穿越者只射擊呆在道路上的日軍,讓日軍士兵們看到了生的希望,拼命往那幾條小路上擠。那些實在擠不進去的,干脆丟掉步槍,用雙手揪著低矮的灌木往上爬。 當容易攀爬的地方都擠滿了人的時候,開始有日軍士兵絕收投降了。 這是趙之一他們戰前沒有預料的到的情況,畢竟國人對日軍士兵的印象都是悍不懼死的。失敗后他們會頭綁月經帶進行死亡沖鋒,亦或切腹自殺。 那些雷人的和不雷人的影視劇里都沒有這樣輕易就投降的日軍士兵。除了死亡沖鋒,切腹自殺,還有跳崖等保留節目,甚至有日軍傷員拉著救護他們的人墊背的情節。 看著直挺挺的跪在道路上,雙手橫舉著步槍的日軍士兵不下四百人。穿越者們就差沒大聲喊出;“導演,他們不按劇本來演的啊!” 戰前的作戰會議室真的沒有接收大量日軍俘虜的預案,第二梯隊的穿越者一直是呈追擊狀態的,他們比較接近日軍,最先發現了這一情況。 “我擦,有大量日本人舉槍投降了!”有人在1號通訊頻道里大聲的喊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