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土路的北邊,大概三百米處,那里是一個拐彎,路邊的樹木讓警戒的哨兵的視野就止步于此。 這個時候,軍官才剛剛給擔任警戒的士兵下達完命令。而受命去執行警戒任務的士兵也剛剛卸下個裝滿裝備的大背包,僅僅走出了二十來米的距離。 這隊日本騎兵就這樣出現在了哨兵的視野里。讓如此多的敵人這樣悄無聲息的接近到如此近的距離,呂向陽給出的預案里是沒有應對的。 不過,和日軍的遭遇的交戰規則,哨兵倒是記得清清楚楚。 “Contact!(前方遇襲)”哨兵大叫著給同伴預警,同時跪姿據槍,對著日軍騎兵連發射擊,壓制對方。 呂向陽當時就有點懵圈了,即使自己因為眩暈聽力收到了影響,可是還有這多人醒了過來啊。在川藏山區當了十年騎警的他,非常清楚的知道大隊騎兵的行動會發出多大的聲響,怎么會有大隊騎兵能悄無聲息地就出現在里他們前方三百米的地方呢。 短暫的困惑之后,呂向陽不再糾結日軍是如何潛到了目前的位置,立即中斷了和指揮中心的通話,大聲的給他的部下下達命令。 “Dropback!(退后)”他首先給在前方警戒的士兵下達了命令。 很多人認為,在機槍的廣泛使用后,騎兵的末日就到了。那么兩個排的山地步兵,在擁有強大連射火力的情況下,是不懼騎兵的沖擊的。 其實不然,機槍對騎兵的虐殺,是在完成用交叉火力構筑火力覆蓋前提之下的。 呂向陽的山地部隊此時全部猬集在一起,隊形都沒有展開。這樣的隊形根本不能對前方實施最佳的火力投射。 至于機槍的交叉射擊,機槍手有沒有全部恢復意識都還是個問題,這個時候提什么機槍交叉火力啊。 在這種距離上遇到大隊騎兵,他們最好的選擇是退到西面的小樹林。當前的騎兵對比呂向陽的山地步兵,已經有了很大的數量優勢了。誰也不知道,路的那邊,他們看不到的拐外的后面,會不會還藏著跟多的騎兵,或者是其它兵種的敵人。 樹木會阻礙騎兵的沖擊,他們的強大火力在有了樹林的依托后,可以給騎兵造成巨大的傷害。呂向陽決定要退防到那片雜木小樹林里。 對面的日軍騎兵在受到呂向陽部隊的哨兵的槍擊后,迅速的展開了隊形。很快,他們發現對面的敵人只有大概六七十人,而且是擠在一塊闊地上。日軍騎兵的指揮官馬上命令發起沖鋒,他打算全殲這股敢于在開闊地形下對抗帝國精銳騎兵的敵人。 這支日軍騎兵還算的上訓練有素的,還遇襲后第一時間展開了隊形。在指揮官的號令下,他們就對三百米外的這群穿著奇怪的敵人發起了沖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