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艷豈敢如此,李公和董君二人深謀遠慮,見微知著,艷不過是奉命行事,僥幸成功罷了,之前艷失陷于俘虜營之中,多虧李公搭救,否則哪有閻艷今日,活命之恩,艷銘記于心!” “哈哈,此處其無外人,你也大可不必如此,就事論事,你脫離困厄之事,雖有我從中襄助一二,但終究還是你自身的能耐。而今夜之事,勝不足喜,須知季孫之憂,不在于內。幸附驥尾,則易為功力,一味強為,則讒構易興,災禍難避!” 李儒看著閻行小心翼翼的樣子,發出了幾聲笑聲,然后才收斂神情,一字一頓,鄭重其事地提點閻行說道。 閻行聽完李儒的話,同樣也是神情凝重,他心中明白李儒這是在特意提醒他今夜之事,是他權衡利弊而做出的決策,雖然不全是為了閻行,但他自家是董卓身邊的智囊,而閻行只是徐榮麾下一個小小的假候,幫助初來乍到的閻行避免了董璜的怨恨,對閻行本人來說,絕對是一件攸關前途性命的大事。 閻行連忙作揖行禮,向李儒道謝,這一次李儒倒也沒有客氣,他對閻行能夠領悟自家的苦心也頗為滿意,當下就正經地受了閻行一禮。 等到閻行行過禮之后,李儒才繼續緩緩發問道: “閻軍候,你可有表字?” “稟李公,在下表字彥明!” “好字,你名艷,豐大而有色彩,正合這彥明之字!” “你是金城人氏,觀此名字,想來也非尋常黔首出身吧。” “艷不敢有瞞李公,我原名行,實乃允吾閻家子弟,失陷于叛軍之中,有辱先祖之明,先前與俘虜營中,有所隱瞞,還請李公恕罪!” 閻行恭恭敬敬又朝李儒行禮謝罪,如今他躲過殺身之禍,其中經過向李儒借力頗多,再加上忌憚李儒的能耐和手段,閻行倒是不敢有多隱瞞,在李儒面前坦言告知,行禮謝罪。 李儒又笑了笑,他對此倒是一點都不介意,反而是對閻行的這種坦誠態度頗為欣賞,董營之中,原先委身賊寇、出身卑微的將校實際不在少數,他也無意要在這點細枝末節上計較,這不是他今夜特意來見閻行的目的。 李儒雖然長相一般,但也頗有幾分士人的風貌。他當下就像一位相識已久的故人前輩一樣,侃侃而談,同時又細細詢問今夜閻行所作所為的經過,在聽完閻行將自家追蹤入林、探知賊情、虛張聲勢、潛入賊中、襲殺賊首的前事后,他目光炯炯地看著閻行,心中頗為震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