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各方-《三國縱橫之涼州辭》
第(2/3)頁
對在座的很多人來說,中平二年美陽大敗,被張溫帶著朝廷大軍一路追到榆中城所留下的陰影實在是太深了,雖然后面因為漢軍的決策失誤被聯軍一方的騎兵斷了糧草,倉促撤退,但實力已經大損的涼州聯軍也沒能夠徹底反敗為勝,全殲張溫的兵馬,之后才有了退往隴西、金城,耿鄙上任征兵進剿的事情。
王國冷笑著看著提出異議的幾個將校,對他們的觀點不以為然。
“如今我大軍云集,隴右貧瘠,北上安定、北地二郡,大軍糧草如何接濟?南下漢中、巴蜀,蜀道艱難,不利于我西涼鐵騎奔擊,昔永初和建和年間,我西州精騎兩次攻入蜀中,皆被蜀人借板楯蠻之兵擊破,死傷殆盡,如今莫非又要重蹈覆轍。至于天命云云此乃腐儒之見,近年來漢室昏暗,外戚、宦官爭斗不休,四方豪杰風涌云起,此正乃英雄用武之時也!”
說到這里,王國環顧眾人,擲地有聲地說道:
“君等皆知先發制人;后發者制于人,當下唯有趁勝出擊,西進拿下長安,方為聯軍上上之選!”
有異議的幾位將校互相對視了幾眼,無從反駁,只好悻悻重新落座,而其他人也只悄悄在底下細語,沒有人再敢站起來提出質疑了,再加上支持王國的將校的擁護,眼看軍議主導權就要被王國攫取了。韓遂這個時候也不得不說話了,他起身振振衣袖,向眾人環視一眼,才氣定神閑地說道:
“合眾將軍所言極是,趁勝出擊,西進攻取長安的確是我大軍之首選,遂雖愚鈍,亦知此乃天授之時,愿率我帳下兵馬聽令于馬前,共同西進,攻取長安!”
韓遂的話語一落,依附在他一方的將校無不詫異,在他們看來推舉王國實屬無奈之舉,帳下兵馬最多、實力最強的韓遂才是聯軍首領的最佳人選,所以合兵以來,王、韓雙方的人馬之間可謂涇渭分明,隱隱有分庭抗禮之勢。可如今韓遂卻伏低做小,表態愿意聽從王國的號令,若不是考慮自家的主公行事一向出人意料,底下心急的將校早就要嚷嚷起來了。
仿佛感受到底下人的疑慮,韓遂瘦長深邃的臉上泛過詭異莫測的笑容,他話鋒一轉,緊接著說道;
“只是倉促出兵實非上策,且不論涼州各郡尚未完全歸附,其他各路兵馬尚未趕到冀城,單是大軍糧草籌集一項怕就得再多費些時日,否則一旦西進戰事不利,大軍后方糧草不濟,雖百萬眾,無能為矣!”
韓遂這一番話直擊王國西進計劃的要害,糧草問題一直以來就是困擾聯軍行動不能持久的關鍵所在,底下韓遂一方的人趁機也附和起來。
王國這個時候總算領略到老謀深算的韓遂的厲害,他沒有和其他人一樣直言反對,卻以退為進將了自己一軍,順帶還挖了一個大坑。如果自己執意再要打著兵貴神速、就糧于敵的幌子來反制的話,那么韓遂也不介意在西進路上給他下點絆子,只要戰局膠著,后方再出現糧草不濟,群情洶涌之下怕又是一場狄道的兵變。
胸口憋著悶氣的王國眼睛死死盯著韓遂,過了片刻才吐出一口濁氣,淡淡地說道:
“文約所言有理,西進之前確實需要保證后方安穩和糧草接濟,如此方可后顧無憂!”
只要西進的大方向確定下來,就不怕沒有機會來拿下韓遂的兵馬,當下如果操之過急反而會著了別人的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荃湾区|
石屏县|
科技|
新沂市|
华池县|
三台县|
新疆|
普兰县|
资兴市|
鄂伦春自治旗|
铁力市|
平果县|
章丘市|
白玉县|
永清县|
华阴市|
左云县|
平阳县|
宝应县|
安康市|
湟中县|
莫力|
阳高县|
望谟县|
宽城|
云林县|
临猗县|
顺平县|
武安市|
泽库县|
南岸区|
镇平县|
安溪县|
庆阳市|
克什克腾旗|
元氏县|
蒲城县|
开化县|
临洮县|
芜湖县|
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