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陶姐外出,朱婆婆在水果店幫忙看店。 原本溫長齡今天要上白班,之前她幫過忙的同事替了她的班,于是得了空,也在水果店幫忙。 陶姐十點多才回來。 朱婆婆問她:“那老太太沒什么事吧?” “人沒事,錢花了不少。”陶姐說,“老太太要求做檢查,花了施芳兩千三百多。” 劉施芳也是荷塘街的街坊。 去年夏天,她丈夫下海救人,搭進去了一條命。婆婆受不住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打擊,中風偏癱了。去年冬天,小孩又被查出了心臟病。 陶姐本來是要去學校看愛國和愛民的兒童節表演,在半道上碰到了劉施芳。劉施芳騎電動車剮蹭到了一個老人家,自己也受了傷。陶姐熱心腸,沒去看表演,陪同劉施芳去處理事故了。 “做了什么檢查這么貴?”朱婆婆打電話問過,老人家只是稍微被蹭了一點,不嚴重。 “做了全身檢查。”陶姐說,“先去的大醫院,按老太太的檢查要求,大醫院要三四千。那老太太說自己知道一家私人醫院,雖然規模不大,但也是正規醫院,去那邊檢查能便宜一點。我們看老太太的情況也不嚴重,就叫車去了小醫院做檢查。” “沒被坑吧?” 不是朱婆婆多疑,是現在碰瓷訛人的手段越來越五花八門,防不勝防。 “應該沒有,我看著人去做的檢查。”陶姐一臉愁容,“施芳自己的手也受傷了,她舍不得花錢,片子也沒拍,就在藥店買了兩瓶紅花油。她前兩天剛失業,汪汪的手術費也還沒著落,又搭進去了兩三千,老天還真是專挑一根麻繩來扭。” 朱婆婆也嘆氣。 汪汪快五歲了,心臟手術不能再拖了。 在旁邊一直沒開口的溫長齡突然問陶姐:“有照片嗎?” “什么照片?” “事故現場的照片。” “有,我拍了。” 陶姐把照片翻給溫長齡看。 溫長齡認識這位老人家,前陣子這位老人家在帝宏醫院門口也被人撞到過,也是電動車,老人家也說知道一家更便宜的私人醫院。 下午。 一個小朋友抱著一把太陽花形狀的塑料凳子走進了當鋪。小朋友用凳子墊腳,站到上面去夠當鋪的柜臺。他太矮了,錢周周都沒發現他。 他踮著腳,就快要夠到的時候被人抱了下來,抬起頭,看見一個大人。 “不能爬高,會摔。” 是謝商回來了。 “老板。”錢周周站起來后才看到小朋友。 他叫汪汪,還沒有上幼兒園,因為他身體不好,不能跑不能跳,幼兒園不敢收他。 “你是老板嗎?” 謝商蹲下:“我是。” 汪汪口齒清晰,表達能力很強:“王奶奶說,這里可以用東西換錢,那我可以用東西跟你換錢嗎?” 除了只接受死當這條規矩之外,如意當鋪還有一條規矩,不跟未成年做交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