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之后陳智開始在家里等待,等待葉秋傳來調(diào)查的消息。 他心中甚至還有一點兒緊張,他把這個消息來得太容易,怕這個秘密太容易的浮出水面,到那個時候,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西岐,以及西岐王座上的鮑平。 然而沒想到的是,這次的等待卻意外的漫長。 葉秋手中的關系網(wǎng)是穆赫手上留下來的,那些特工人員非常干練,很多重要的信息都是一天便能捕捉到。 陳智記得當時穆赫說的話,就是誰家?guī)资昵八懒艘恢焕鲜螅麄円材懿槌鲞@只老鼠的公母。 對于這幫人的能力,陳智從未懷疑過。 然而這一次,事情卻進行的意外艱難。 葉秋先是傳真過來一份文件,上面都是官方內(nèi)部的資料,還有幾張很清晰的圖片。 比干墓位于今河南省衛(wèi)輝市東北7.5公里的比干廟村處,屬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整個比干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姓林,也就是所謂的比干后人。 但這個墓地,追溯到最早的時候,是周武王親自冊封的,是中國有記載以來的第一個墳丘式墓葬。 這個墓地內(nèi)有很多歷史遺物,內(nèi)部格局方正,外面有一座座的古老墓碑和題詞建筑,都是各朝各代帝王將相必來拜祭所在。 就連聞名天下的孔圣人,也親自來過這里,手跡篆刻了“殷比干墓”四字碑,現(xiàn)在依然聳立在神廟門前,可見地位之高。 因為漢武帝封了比干的遺腹子為林氏,從此有了林這個氏族。 所以“比干廟”也是中華林氏的第一家廟。 林氏是中國大姓,才人名士并出,每每有出息的林姓氏人,便來祭拜家祖,到現(xiàn)在為止有吊文刻碑1800字,是相當風光的。 公元645年的時候,唐太宗李世民曾經(jīng)追贈詔封比干為殷太師,并寫祭文。 著名唐代詩人李白又到這里來撰殷了太師墓志銘。 后來,宋仁宗皇帝又親自題了“忠孝”二字,送了過來,表示自己的謙德愛臣之心。 元仁宗等歷代皇帝都下詔書對比干廟進行過大規(guī)模修繕…… 其目的無非是讓自己的臣民們看一看,皇上是尊崇忠臣的,讓手下們效仿比干,也做一位忠臣良將。 這座比干墓就這樣呼啦啦的風光了5000多年,到了現(xiàn)在,也是國務院記檔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比干這死后的尊榮,真的比他活著的時候風光。 但這畢竟是5000年前的事了,現(xiàn)在林姓的人比比皆是,自稱比干的后代也有的是,或真或假現(xiàn)在根本就無處可考了,也沒人較真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