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司空是真的不想搭理北國六王爺。 可奈何,他還得在北國混口飯吃。 沒辦法。 硬話說完后,只能又窩囊地說一些軟話。 表明自己買百寶居的東西,都是為了北國。 好在北國六王爺也好糊弄,還真被司空這番話打發(fā)走了。 要不然,司空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 北國六王爺和司空是借著給蜀國太后賀壽為由來的蜀國。 所以,即便北國那頭沒有正式的書信傳來,他們倆還是按照規(guī)矩給蜀國朝廷遞上了拜帖。 而蜀國皇帝那頭,也沒有抓著北國朝廷的錯處不放。 既然人家都遞了拜帖,那他就大方一回,發(fā)一張請?zhí)? 四月十三這日,宮里頭可就熱鬧了。 雖說太后的六十六歲大壽并不是大辦,但負責此次壽宴的人除了皇后外,還有一個劉貴妃。 劉貴妃母族有錢,她又是奢靡慣的,自然能將這次壽宴辦得風風光光,熱鬧喜慶。 光是從眾人進宮的宮門到太和殿,就用祥云墊鋪出了一條路來,叫吉祥路。 吉祥路足足有兩丈(666米)那么寬。 兩旁每隔七尺左右的距離,就擺一盆鮮花。 每個花盆后面,都支起了一個類似廣告布的架子,上頭寫滿了吉祥話。 譬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等。 而每一句吉祥話的旁邊,又擺放了一個賀禮。 或是夜明珠,或是紅珊瑚,或是龍血樹(不老松)的精美盆景。 每一句吉祥話都是前來賀壽的大臣們或王爺親自寫的,這旁邊的賀禮自然也是他們送的。 不得不說,這一條路粗看很壯觀,細看又格外有心。 因此,當北國六王爺和司空帶著花豹進宮時,險些沒被這陣仗給嚇到。 特別是北國六王爺。 他看著長長兩排的賀禮,有點酸。 “不是說蜀國太后的壽宴不打算大辦嗎?就吃個家常飯! 怎么的?蜀國的家常飯就是這陣仗?這不是存心在本王面前顯擺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