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過完年后,就再也沒下過雪,但年前大雪所帶來的災難,還得慢慢善后。
賑災,并不是運一些物資過去就完事兒的。
除了保證災民們能吃飽穿暖,還要處理那些死在災難中的人,避免后續發生疫情。
大雪過后,更要幫著災民們重建家園,讓大家伙兒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軌。
因此,一直到四月初,魏家幾兄弟才回到京都城。
而隨著賑災圓滿結束,前往災區賑災的人,自然要獲得封賞。
魏德義和魏樂生還有幾位大臣,要么升了官,要么得到銀錢上的賞賜。
但魏瑾賢和魏瑾良,卻獲封為親王。
這也是當初蜀國太上皇的意思。
魏瑾賢和魏瑾良遲早要封為王爺的,但他不封,留著給魏瑾熔這個新帝來封。
一來是鍛煉魏瑾熔。
二來是增進他們兄弟之間的情義。
三來是想徹底當雙手掌柜,生怕自己管了這一件事兒,以后就有數不盡的事情等著他來管。
他是個聰明的太上皇,才不干那些蠢事兒。
而初登大寶的魏瑾熔現在正需要幫手。
他其實可以直接下旨封兩位皇弟為王爺,但他沒有這么干。
因為封為親王后,就意味著要入朝參政了。
魏瑾熔不希望自己的兩位皇弟入朝后只當個大蘿卜占著蘿卜坑,而是能多干一些實事。
想干實事,就得有實力,至少要讓百官們放心,否則接下來肯定會遇到很多阻礙。
因此,當得知國家某些地方發生了雪災時,魏瑾熔立馬便將魏瑾賢和魏瑾良派了出去。
如此,這個王爺才能封得更理直氣壯。
以后入朝參政,但凡是魏瑾賢和魏瑾良提出的政見,朝中的老油條們也不會腦子都不過一下便反對。
至于魏德義和魏樂生那兩位堂兄弟,他們也是魏瑾熔要扶持的新秀,自然得跟著去多長長見識,積累經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