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幫兩位長輩將邪染拔除之后,繼任典禮才算真正結(jié)束,后續(xù)便只需要通知本脈分部,交接也就正式完成了。 程序走完之后,藺重陽便與非常君,星宿一奇,玉逍遙,君奉天以及釋至伽藍(lán)進行了一場簡單的交流與論道,算是彼此之間有個了解,為今后的合作奠定基礎(chǔ)。 同時,藺重陽也從釋至伽藍(lán)口中,得知了自己另一位好友的近況,以及西煌佛界與閻羅鬼獄交戰(zhàn)的具體信息。 至于為什么是釋至伽藍(lán)而不是八面鬼戎,活著嘛,不寒磣,他作為臥底怎么可能會在作死邊緣試探,肯定是為鬼族大業(yè),留有用之軀。 絕對不是害怕被藺天刑看出來,然后給他直接打死。 與此同時,西煌佛界 被藺重陽惦記的某位好友,在意識空間之中與夜叉梟王的交流,亦有了突破性進展。 意識空間之內(nèi),正邪雙分之景不再,只剩一片祥和,夜叉惡相亦是褪去,化作一名東瀛裝扮的年輕人。 在這些年里,夜叉梟王與尊佛傳人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在一番互相坦誠的交流之后,雙方充分交換了意見。 過程是和諧的,讓彼此都明白了對方的心意。 結(jié)果是美滿的,沒看見夜叉梟王都變回花濺墨了嗎?相由心生懂不懂。 “當(dāng)年,一位俠客與一位惡人交手,余勁掀毀了我所生活的村落,我因運氣好被師父救下,除我之外,全村無人生還。 而我修行有成的第一件事,便是通過關(guān)系找到那位俠客,讓他償命。” 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去,在不為人知的地方,被緩緩道出。 “你雖是僧侶,但報仇本是天經(jīng)地義。” 經(jīng)過這段時日的了解,花濺墨也對面前之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方甚至遠(yuǎn)沒有他了解的那些僧侶那么講究。 “彼時的我一直處于糾結(jié)之中,我所生活的村落雖然因此覆滅,那位惡人卻也得以伏誅,若站在大義上,他們亦是貢獻(xiàn)在除惡的過程中,甚至有更多的人因為惡人伏誅而間接被救。 而那位俠客,做的好事不少,救的人也不少,我是否要因為一己私情,讓這世間少一位好人。”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他當(dāng)年也掙扎過,這本就不是一個能輕易做出的選擇。 “但你最終還是做了。” 在花濺墨看來,報仇沒什么不對的,若否,他當(dāng)年也不會...... “對,我最終還是讓他償命了,卻并非是要報仇,與之相反,我甚至原諒了他。” 然而,現(xiàn)實的卻出乎花濺墨的想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