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寧王問劍-《主角李常笑》
第(1/3)頁
天命四十二年
正月初一。
范陽及麾下的魏卒全數(shù)到達上黨郡。
大梁的三十萬魏卒,上黨原有的十萬魏卒,還有太原郡支援的五萬魏卒。
范陽麾下的魏卒一口氣達到了四十五萬。
反觀蒙仲,此次抵達上黨前線的秦卒僅有二十七萬。
正月初二。
蒙仲率軍攻城,被范陽所部洞察,戰(zhàn)損三千。
接下來的兩天,蒙仲繼續(xù)率部攻城。
三日折損的秦卒人數(shù)過萬,受傷者也近萬。
第四日,有魏斥候稟報,秦人撤軍了。
范陽大喜,親率二十萬魏卒追擊。
沿途摧毀了多座秦人的營寨,并繳獲了數(shù)目極為可觀的糧器。
至此,范陽對秦人詐敗的疑慮徹底打消。
于是指派副將又從上郡調(diào)來十萬魏卒。
統(tǒng)共三十萬魏卒一起追擊,便要一舉收復(fù)安邑。
第六日。
范陽魏卒抵達安邑。
城中的秦卒突然倒轉(zhuǎn)兵鋒,迎向了魏卒。
魏人長途跋涉,又逢冬日,已有不支。
秦人以逸待勞,有心算無心,以較少的人數(shù)竟暫時取得了優(yōu)勢。
短兵相繼間,運城又有十萬秦卒趕至,繞至魏人的后方。
范陽知道這是中了秦人的計,連忙指揮全軍后撤。
這支魏卒絕大多數(shù)是范陽從大梁帶來的,訓(xùn)練有素,保持了陣型不亂。
另一支從稷山來的秦卒趕到,在北面截斷了魏卒的退路。
恰逢冬日,河面結(jié)冰。
在秦人有意的追堵下,魏卒余部被趕至冰河上。
秦人按兵不動,硬是將范陽麾下的魏卒困于此地。
冰面時有斷裂,加之魏人御冬準(zhǔn)備不足,三日內(nèi)魏卒折損過萬。
又三日,因傷亡過多,加之糧草不足,范陽只得硬著頭皮繼續(xù)向東南行進。
最后,二十余萬魏卒被圍困于鹽湖一帶。
……
元宵日。
范陽領(lǐng)著余下的七萬魏卒投降。
秦人卸去了他們的兵甲,分而關(guān)押。
留五萬秦卒看守戰(zhàn)俘。
其余部眾一起攻向了上黨郡。
魏軍主力已失,陣線收縮。
七日內(nèi),秦人接連攻取上黨九城。
上黨郡半數(shù)以上落入秦人之手。
蒙仲命令秦軍停止進攻,嚴(yán)守陣地。
消息傳入咸陽,朝堂上下俱是狂喜。
上黨郡在,自此可以遏制北面的燕趙。
天命帝大喜之下,連夜下旨親封秦將蒙仲為“安邑侯”。
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第二日,燕國和趙國的使臣抵達咸陽,面見秦皇。
兩使道明了來意,要求秦人撤離上黨郡。
“朕若是不撤,又當(dāng)如何?”天命帝看向兩位使者。
蒼老的瞳孔中,自帶了一股濃郁的肅殺之機。
燕使和趙使來時就做好了殉國的準(zhǔn)備,自然是無所畏懼。
“五十萬燕趙聯(lián)軍集結(jié)長平,若是秦皇執(zhí)意如此,唯有一戰(zhàn)。”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延长县|
潍坊市|
榆中县|
宕昌县|
桃江县|
永吉县|
麻江县|
阳高县|
浦江县|
高碑店市|
桃园县|
湘乡市|
韩城市|
南召县|
西安市|
荣成市|
湟中县|
连城县|
盈江县|
巍山|
平定县|
讷河市|
固阳县|
马关县|
宕昌县|
潼关县|
海原县|
柳河县|
潍坊市|
金寨县|
涪陵区|
钟祥市|
白山市|
平凉市|
湘潭县|
文化|
罗甸县|
广元市|
高淳县|
西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