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剛剛聽到凱塞林的匯報時,陳炎龍雖然感覺被別人吵醒后有點惱怒,但是他還是很開心的。 不過就算如此,他還是十分嚴肅認真地先敲打一下凱塞林的興奮,然后才給一些好處彌補今天對他的教訓。 因為陳炎龍十分清楚地記得,在后世網上有一片名叫縮水的飛行員訓練,是這樣來描述二戰后期的德軍飛行員的訓練情況的:“自東線戰爭開始后,德國空軍部隊高昂的戰損率,使得飛行訓練機構發現根本無法滿足前線的補充需求;在前6個月的進攻中,德國空軍在各戰區因各種原因造成的人員傷亡總計達2200人左右;然在接下來6個月中德國空軍又遭受了差不多數量的人員損失。” “而且東線戰爭也給飛行訓練機構帶來更直接的壓力,1942年初,德國C級訓練學校,儀表飛行及轟炸機訓練學校所屬的許多Ju52,連同飛行教官一齊被抽調到俄國前線支援當地的運輸機部隊,為被包圍在迪米揚斯克及霍爾姆的德軍部隊提供空運給養。由于戰損及補充前線部隊缺額,許多飛行教官及飛機再也沒返回本土的訓練學校。而當年晚些時候的空軍作戰行動(配合德軍在東線南翼發起的攻勢)更導致整個德國空軍缺乏航空燃料,這對飛行訓練學校又造成了不良影響。” “最后因為缺少足夠的飛行教官、合適的教練機及飛機燃料,而使得德國空軍轟炸機,及偵察機機組的訓練脫離正軌。短期內德國空軍仍擁有A/B級訓練學校培養出的富余飛行員,雖然這批人員依然訓練有素,但同期內空軍作戰補充部隊卻已開始缺乏那些完成全部訓練的補充機組人員(指完成C級及專業學校訓練的飛行人員)。” “1942年7月,空軍訓練部門主管庫爾將軍向戈林報告說人員及設備物資的匱乏已導致C級訓練學校的運作陷入絕望的境地。而帝國元帥像往常一樣輕描淡寫的回復:他已下令解散C級訓練學校,其訓練職能交由補充訓練部隊承擔!” “而事實證明這已超出了后者(訓練補充部隊)的能力,它們沒有足夠的飛機及教官應對大批轉入的訓練飛行學員。結果訓練補充部隊將大批訓練學員劃給飛行作戰大隊進行訓練。如此混亂的訓練情形導致的結果是德軍轟炸機及遠程偵察機機組人員的通行訓練標準下降是如此之低,以至于作戰部隊的效能都開始受其影響降低。” “1943年間新任的訓練主管克賴珀中將,采取措施成功延緩了空軍訓練機構劣化的程度,但是采用引入短期滑翔機課程;為新手提供飛行經驗等改進措施,并不能解決缺少優秀飛機教官,和現代化飛機,以及最首要的燃料短缺問題。” “而到了1944年初,德國戰斗機飛行員在加入作戰部隊前只有160飛行小時的訓練時間,還不到皇家空軍和美國陸航戰斗機飛行員飛行訓練時數的一半。” “1944年上半年期間德國空軍晝間戰斗機部隊在面對訓練有素的美軍護航戰機飛行員時遭受了慘重損失,美軍的P-51野馬戰斗機全面優于當時德軍最好的現役戰斗機,在此期間德國空軍本土防空部隊共有約2000名飛行員陣亡、失蹤或受傷。” “德國空軍訓練機構試圖彌補如此慘重的人員損失,他們提供了相近數量的新手飛行員補充戰損,然而這卻導致了惡性循環:缺乏訓練的補充飛行員無法對抗其對手并遭受慘重損失,而為了填補這些前線的戰損,那些更缺乏訓練的新手被趕鴨子上架派往前線,而他們與盟軍飛行員的技術經驗差距則更大。” “當年晚春時期隨著B級飛行訓練學校被解散,空軍的訓練標準進一步下滑。現在德軍戰斗機飛行員在被派往執行戰斗任務前只有112小時飛行時間,在A級飛行學校的2小時滑翔機飛行訓練,以及50小時在初級教練機上的動力飛行,在戰斗機專業學校的40小時以及戰斗機補充大隊的20飛行小時時間。” “另外,德國人還實施了被稱為“灰獵犬”的計劃,為前轟炸機飛行員提供20飛行小時的戰斗機飛行速成訓練后;立即將他們編入戰斗機部隊,結果這些人在面對敵軍戰機時幾無還手之力。” “最后到了1944年9月,德國空軍飛行訓練機構更加是遭受了致命一擊,因為由于盟軍戰略空襲導致德國合成燃料工業整體崩潰;航空燃料的產量已無法滿足德國空軍的需求,其飛行活動不得不受到限制。如此極端情況下,一直在空軍系統中位于末端的飛行訓練學校不可能運作的長久了。首先是初級飛行訓練及許多專業訓練學校被關閉,而在最后一批訓練學員通過訓練后戰斗機訓練學校也被關閉解散,其所屬飛行教官被派往前線作戰。到1945年2月,無論從哪點上看,德國空軍飛行員訓練機構已不復存在。” 正因為陳炎龍在接聽凱塞林的電話時,他突然想起這篇后世的網絡文章后,他就情不自禁地感覺危機重重;所以一時間對凱塞林的說話語氣,也就變成嚴厲苛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