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相信科學-《四合院之周文忠》
第(1/3)頁
時間一天天的走著,聾老太太自始至終都閉口不提吐血暈倒的原因。在醫院里連著輸了兩天液,最后由街道辦工作人員報銷了一大媽前期墊付的醫藥費。
現在已經被接回后院屋中靜養內傷,據院里的小道消息所傳,聾老太太現在已經不能下地行走,只能在床上躺著,就連大小便也得在別人的幫助下才能解決。
照顧孤寡老人這種既能發揚精神,又能體現自我覺悟的任務,只能落在易中海的頭上。他也需要這種事情來突出自己的道德人品。因為他要給院里的年輕一代積極做表率,今天他照顧臥病在床聾老太太,明日等他們兩口子躺在床上不能動彈,也得讓別人來照顧他們。
街道辦那邊自然是連連點頭同意,正發愁沒人照顧老太太呢,這兩口子自己就蹦了出來。趕緊開全院大會,當著所有住戶們的面,給予易中海口頭表揚兩句,易中海得到榮譽后也能更好的管理大院。
對于周文忠而言,聾老太太的死活已經無關緊要。因為她再沒有任何價值,房子弄到手了,家傳菜譜也弄到手了。所以她愛死不死,只有小屁孩才會在這種沒有利益的圈子里,展示自己的強硬手腕,
周文忠這幾天忙著和易中海較勁,倆人互不見面的那種較勁。易中海沒有按時買來周文忠那天單子上寫的東西,買還是不買?易中海還沒有考慮清楚。買了就證明自己心虛,不買又怕周文忠做出打擊報復的舉動。聾老太太那天在屋里吐血昏倒的事,大概率就是周文忠的杰作。
易中海吃不準周文忠到底知不知道刺殺內情,也猜不到那天聾老太太和周文忠,倆人在屋里具體說了些什么。據自己老伴所述,那天早晨是周文忠在老太太屋里坐了一陣子,離開之后老太太就吐血昏迷了。
而周文忠也不去催促易中海買東西,這幾天表面上是忙著翻修自己家的房子。實際上是等著易中海上門,只要易中海買來那些東西,那就變相的證明自己離開院子的這段時間里,他在背后也搞過動作。倆人這幾天就這么互相較量著。
周德明這幾天也來小院里找過周文忠3次,但是還沒等張口談和解條件呢,就被周文忠拉著留下干活。所以周德明現在壓根就不敢見周文忠的面。
而原本計劃3天干完的房屋翻修工程,也因為閻家人員的技術不到位,所以工期只能往后推遲。
現在的小院子,使用的依舊是那扇老破木門。推開院門走進后,10多平的小院整齊的規劃處幾個地方。
進院右手邊是1口大水缸,左手邊是院里以前的灶臺。現在上方用石棉瓦搭建出2平方米的頂棚,確保下雨時也能正常做飯使用。而且之前的那個灶臺,現在也被周文忠用水泥重新砌了1遍。
鄭家搬走灶臺里的大鐵鍋時,把爐灶眼撬得坑坑洼洼。周文忠只能先修繕灶臺,再重新買來口直徑70厘米的大鐵鍋,嵌進灶臺里用水泥貼邊封好。這口黑色大鐵鍋一次性可以做出15人的飯菜。哪怕是只羊也能扔進去,連剁都不用剁,直接就能囫圇個燉嘍。雖然現在買工業制品不用工業券,但這口鍋的價格可是一點兒也不便宜,花了周文忠整整3塊錢。
從院子里通往堂屋門口的地面特別平整,本身地面就是黃土和膠泥地。整天被5人拿著重物踩來踩去已經壓的很瓷實,而且周文忠還用每天剩下的水泥沙土,加水攪拌后一遍遍的潑灑上去。幾乎快成了水泥硬化過的路面,院里通往堂屋的這條4米長的小路修的十分筆直。
周文忠還用屋里的石磚和碎塊,斜插進小路兩邊的地里。除了起到良好美觀的效果,還能整齊的規整出兩處面積為3平方米的小菜地,回頭找點竹竿或長木棍插進菜地里做個架子,以后可以種植些長豆角和黃瓜。
院墻的西北角處,周文忠在2面墻上釘了釘子、系上麻繩。以后曬衣服就方便多了。
堂屋里變化是最大的,地面是周文忠親自動手用水泥拉的地平。單單14平米的堂屋就有2處大窗戶。右手邊的西墻上有個2米×2米的對開扇大窗戶。正面的南墻上以前是1米2的窗戶,現在也改到了1米5。整個堂屋就突出2個字:亮堂!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当县|
资溪县|
甘南县|
花莲市|
米易县|
台北市|
诸城市|
永靖县|
南宫市|
全南县|
柞水县|
乌拉特前旗|
西城区|
大冶市|
治多县|
千阳县|
伊通|
绥中县|
远安县|
囊谦县|
会宁县|
肇庆市|
宁阳县|
永福县|
巨野县|
临澧县|
文登市|
宣城市|
松溪县|
湘阴县|
抚远县|
贵南县|
黄浦区|
榆林市|
永顺县|
桂东县|
达拉特旗|
新河县|
梁河县|
邵武市|
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