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我很滿意-《四合院之周文忠》
第(2/3)頁
聾老太太把手放在耳邊,裝傻充愣笑瞇瞇的說道:“雕花啊?雕花好,好看!”
周文忠嘿嘿一笑,手心里捧著這朵刻好的蘿卜花,透過窗外的陽光欣賞里面的纖維。
“呵呵…這譚家菜是京城有名的官府私房菜,也叫榜眼菜。乃是同治十三年的榜眼譚宗浚所創,但不可否認它很小眾。說白了就是譚宗浚抄襲孔府菜的做法,再配上他老家的名貴海貨吊湯。還觍著臉美名其曰:集兩家之優點后所創的新菜式。
譚宗浚是廣東南海人,當年在翰林院當編修的時候,一天天的不想著發光發熱,總是帶著自己兒子譚篆青,在羊肉胡同里琢磨該怎么吃喝。
宣統元年的時候,譚篆青把自己家從羊肉胡同搬到米市胡同里。領著自己的三姨太趙荔鳳把譚家菜繼承發揚光大,并且從家宴轉變成對外開放的宴席。
當年在京城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叫做:戲屆無腔不學譚,食屆無口不夸譚。前半句說的是譚鑫培,后半句說的就是您娘家的譚家菜。
到了1930年左右,譚篆青和自己三姨太相繼去世,由閨女譚令柔繼承飯店,領著家廚彭長海一起營業飯館,從此譚家菜開始了傳女的家訓。
但是到了解放后,彭長海帶領著做冷葷的崔鳴鶴,還有白案上的吳秀全倆人,一起叛出譚家菜館。在果子巷那邊另立爐灶開業。
一直到前幾年公私合營時候,譚家菜也從果子巷,并入到了西城區的恩承居飯店。
最后在1958年時候,譚家菜正式落戶到京城飯店貴賓樓。彭長海有個徒弟名叫陳玉亮,我知道此人現如今住在哪里。用我把他找過來見見您嗎?”
聾老太太繃著嘴,就連臉上的皺紋也加深了一些。
“你說啥?我聽不見。”
“沒關系,那我就再接著說。陳玉亮當年有個給他打下手的幫廚叫何大清,這個人您總不會忘記吧?雖然何大清連譚家菜的皮毛都沒學會,但不管再怎么說!何大清也算是您譚家菜的編外人員,哪怕是彭長海為譚家菜館效了這么多年的力,最后也沒拿到譚家菜的配料譜,更別提那些秘方了。
不得不說您這個侄女譚令柔把菜譜攥的真結實。彭長海在譚家菜館干了這么多年,只是學到些譚家菜里刀工雕刻和火候的邊角,譚家菜里面的那些高湯配料還有特殊秘方,現如今還都在正兒八經的譚家人手里握著呢。
譚篆青是譚宗浚的二兒子,他上有哥哥下有妹妹。他的譚家菜屬于創新之后又創新的做法,說難聽點就是稀里糊涂啥都往里放,要我說就是不倫不類!但是配料和秘方卻一直沒有改變,他也不敢改動,畢竟這里頭有他父親譚宗浚一生的心血呀。
譚篆青同輩最小的妹妹叫譚篆蘭,和他本人是同父異母的關系。是他父親高齡以后納的妾室所生,再加上是老來得女,所以譚篆蘭從出生后就很是受寵。譚篆蘭后來嫁給了京城的滿清余孽當妾,這個余孽屬于愛新覺羅那一支,民國時候滿清的鐵桿莊稼倒了,他也隨之改姓金。
所以我周文忠心里想要什么東西?老太太您這位譚家菜的庶女應該能猜的到。我看書喜歡看原本,就連手抄本的我都不看。同時我也不想把咱們倆的關系走到最壞的那一步。所以您還是乖乖的,把您父親譚宗浚首創的菜譜交出來吧。我周文忠為人的一貫作風,就是得不到的就毀掉。我不單要毀菜譜,我更要毀人。您說是不是呀?譚篆蘭!”
“哈哈哈…”
聾老太太扶著拐杖仰頭哈哈大笑,雙腳不自覺的往上翹動著。
“好好好…好。真是難為你小子了。不錯…不錯有心了…不錯…”
“謝謝您的夸贊,要不是因為那天的房產證上,您寫的是[覃]這個姓,我本根就猜不出來。我還納悶傻柱那個二八操的手藝,竟然敢自詡為譚家菜傳人,為什么這么多年沒人來揍他或者盤盤道,合著這里面有您的原因。我順著這方面想下來,您幫助何大清偽造成份的事,和喜歡傻柱這個孫子的事就捋暢通了。有一說一,您把姓氏改個偏旁部首這事兒,真是多此一舉啊哈哈哈哈…”
周文忠看著聾老太太語無倫次的樣子,也跟著哈哈大笑起來。
倆人足足笑了3分鐘左右,最后聾老太太以年高氣弱敗下陣來。喉嚨發干的周文忠感覺也不怎么好受,從懷里抽出那根36厘米的黨參叼在嘴里趕緊補補氣。
“嗯…”
聾老太太閉眼聞著空氣中的藥材味,最后沉默著點點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宁市|
泊头市|
阳山县|
邵东县|
大城县|
中江县|
安福县|
双柏县|
额尔古纳市|
陵川县|
宜宾市|
扬州市|
河池市|
沁源县|
淅川县|
泸水县|
青浦区|
望江县|
确山县|
理塘县|
迭部县|
咸阳市|
兴安县|
武陟县|
甘洛县|
郓城县|
吴桥县|
陕西省|
兴仁县|
邵阳县|
永吉县|
南汇区|
那曲县|
余姚市|
泽州县|
上思县|
顺义区|
双峰县|
南宫市|
枣庄市|
红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