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武宗平定寧王之亂后的種種作為。 似乎。 歷史再一次回到了原地。 天子躲在密云大營不露面。 可大明皇太后,卻再也不掩飾對沈家的偏愛,皇太后帶著皇后,公然將那奢華的馬車停在了沈府所在的那條巷子里。 而在街頭巷尾留下了一陣嘆息。 “哎……這恩寵。” 別提了。 這是人家實(shí)打?qū)嵉膽?zhàn)功! 羨慕不來的。 可皇帝為什么不回京? 市井小民當(dāng)然一頭霧水,只有嗅覺靈敏的大人們才心知肚明,皇帝不回京是為了避嫌。 而如今。 得了勢的大明武勛在兩位伯爺?shù)氖谝庀拢诔莾?nèi)大肆清洗晉黨余孽,名正言順的忙著抄家…… 這種事當(dāng)然不能記在皇帝頭上啊,這一刻只有十九歲的天子,那文功武治是要直追大明宣宗的! 自然不能有半點(diǎn)瑕疵。 沈府。 賓客云集。 熱鬧中,寧遠(yuǎn)伯李成梁,英國公張洵,豐城侯李繯等眾位武勛,還有海瑞在座,身為主人家的沈烈不停的催促著。 讓丫鬟下人將好酒好菜,如走馬燈一般端了上來。 熱鬧中隔著一扇窗。 夜風(fēng)中。 卻隱隱從被清洗者家中,傳來了悲悲切切的哭泣聲。 有人歡喜有人愁。 酒過三巡。 上了茶。 眾勛貴便閑聊了起來,挾此大勝之威,一番大清洗過后,李成梁主張等過幾日天子回京。 等到一切都走上了正軌,大軍不日便再次開拔,帶著俺答汗和一眾韃靼貴族直搗歸化城,將這塞外堅城納入大明治下。 眾武勛齊聲叫好中。 海瑞就更狠了,那滿是皺紋的嘴角抽搐著,已經(jīng)在盤算著該如何收拾狠狠韃靼人。 這伙兩百年來一直壓在大明頭上的生死大敵,如今全軍盡沒,連俺答汗都成了階下囚。 那韃靼人所建立的歸化城,如今便好似一個被扒掉了外衣的塞外女子,暴露在大明的兵鋒之下! “先得把和約廢了!” 海瑞言之鑿鑿。 全天下! 但凡有點(diǎn)骨氣的,早就對那屈辱隆慶和約忍無可忍了,地盤是必然要收了的,還有那些卡在九邊要害上的商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