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高杉晉作和桂小五郎均面色凝重,恭敬地行禮道:“愿為藩主效死命!” 送走藩主,桂小五郎對高杉晉作嘆口氣道:“要是伊藤還在長州就好了,他必能助我通殺仇敵!可惜,上次與佐賀藩一戰之后,便不知去向了。也不知道是戰死了,還是被俘虜了?” 高杉晉作想著那個年輕的青年,看著眾多的知交好友一個個消失,心中不禁黯然神傷,也不知道今夜過后,在與幕府作戰的路上,還會有多少長州藩的仁人志士會葬身戰爭之中。 他心中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總覺得此番出征,過于草率了。但看見旁邊一臉堅毅的桂小五郎,便壓下心頭的不安,朗然道:“小五郎兄,我輩武士,唯有舍身求仁,才能心安。伊藤必定是已經戰死,先我們一步成仁,我們應當為他驕傲才對!” 桂小五郎點點頭,叫道:“好一個舍身求仁!晉作,你我攜手殺賊,必能成就大功!到時迎奉天皇歸位,重登大統,你我必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他卻沒發覺,高杉晉作眼中閃過一絲輕蔑與狠辣。 ...... 十天后,京都城外。旌旗遍布,戰鼓雷雷。 在長州藩主毛利敬親的領頭下,四國藩藩主山內豐信配合,兩強藩領著其他支藩、友藩等數十個藩國的藩兵近五萬人,將京都圍困了起來。 數天前,京都所司代酒井忠義便接到探子來報,長州藩兵大舉進攻京都的消息。他大吃一驚,連忙將京都府附近的朝廷軍隊全部收縮回京都城內守城,一邊向鄰居的大阪求救,召集京都府附近的各藩國軍隊趕赴京都,保護天領和天皇,同時向江戶的將軍府緊急求救。 京都所司代是德川幕府在京都的全權代表,負責幕府與朝廷的交涉,幫助幕府監視天皇以及京都的各藩勢力,向朝廷傳遞幕府的指示,各地藩主呈報天皇的公文都必須先經過京都所司代篩選,送交江戶幕府審查之后,再回京都給天皇過目。但京都所司代并沒有多少兵力,只有桑名藩兵和京都城防兵五千來人。不過,自各藩開始出現倒幕勢力以來,京都治安混亂,為維持京都治安,酒井忠義收編了以來自壬生的武士為首的一些浪人,組建了以新選組為首的十余個浪人巡邏組織,也算一股不小的勢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