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甲九師師部的偵察營長,親自領兵偵察,抵達通州附近,來到一處名叫張家灣村莊的地方,發現百余名清軍騎兵正在村里肆虐,搶奪百姓值錢的財物,燒毀民居,驅趕百姓離開運河沿岸一帶。 偵察營的將士悄悄掩殺過去,將正在荼毒百姓的清兵殺得大敗而逃,俘虜住幾名清兵。一問才得知,原來是他們是河北鎮總兵樂善的部下。 直隸提督保恒等人率領馬兵逃走后,并沒有去天津,而是一路逃到通州,直隸提督保恒和河北鎮總兵樂善、天津鎮總兵藍理等人均被革職,押送京師,他們的手下均由直隸總督桂良親自率領,在通州駐防。而他們這些馬兵,最近都被派遣在北運河一帶附近幾十里的村莊,準備將這一帶百姓都遷走,制造無人區,讓討虜軍得不到情報和補給。 偵察營又對俘虜的幾名清兵進行了嚴刑拷打,得到一個重要消息:清廷倚靠的重臣,蒙古王爺僧格林沁,已經領著上萬蒙古騎兵,從承德府趕回順天府,馬上就能抵達通州布防。 而駐守京畿一帶的重兵,也統歸僧格林沁和直隸總督桂良調派,好像是清妖的皇帝任命兩人為欽差大臣,統一負責京畿一帶的防務。 聽到這個消息,偵察營迅速報給正在官道行軍的甲九師師長譚紹光,譚紹光又連忙稟報圣王馮云山。 得知這一消息,馮云山心中的石頭這才落地。這位歷史上的蒙古猛將,終于出現了。不過,如今這個僧格林沁,好像沒能像歷史上那樣的傲人的勝績。北伐的太平軍,盡管也是被其困在靜海,但卻被自己派水師救走,并沒有被其殲滅。 不過,熟知這段歷史的馮云山卻是知道,這位看似勇悍兇猛的蒙古王爺,卻不是單純的武夫,很是有些小聰明和計謀。 至于桂良,其人只是滿清貴族中文人而已,更是已經老邁不堪,無需擔心。 馮云山提醒河岸兩邊的甲一師和甲九師主將林鳳祥和譚紹光,小心蒙古騎兵的陰謀,便讓討虜軍各部抓緊時間進軍。 通州這個戰略要地,必定是雙方開戰的主戰場。 農歷十月初一這天上午,前方哨兵來報,北運河在前邊分為兩條支流。馮云山打開地圖一看,是北運河在此處,有個名為涼水河的支流注入白河。而通州城和清兵的駐兵,都在白河的西岸,東岸已經是一片荒野。 為了集中兵力,馮云山下令,減少東岸的兵力配置,東岸只余派偵查騎兵來回偵查,還有乙一師剩下的四個團的六千多兵力沿河岸,隨時與白河之中的水師配合作戰,而將原本在東岸的甲九師、甲八師都調至西岸,與原本在東岸的甲一師匯集一起,進軍通州。 傍晚,討虜軍主力進入前番偵察去過的張家灣,便駐扎在此地。這里距離通州已經只有十來里,討虜軍越是接近通州,馮云山越是小心起來,反倒不如剛從天津城出發的那般急行軍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