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想了想,他謙卑地回稟道:“萬歲爺,奴才很是贊同怡親王的提議。不過,對方畢竟是長毛賊兵,與朝廷作對多年,若是朝廷出面,與之談和,勢必有損朝廷的顏面。因此,微臣覺得,還是讓與之最近的安幑巡撫福濟出面,派人與之秘密商定,合擊粵賊之事。” 他的一番話,倒是四平八穩,老成謀算之舉。載垣聽了,很是滿意。 咸豐雖然覺得與長毛賊酋談和,有損他的顏面,但如今大清兵力實在緊張,只能不作聲,表示默認了。 肅順見咸豐竟然沒有出言反對,哪能想不到是皇上默認了?于是,他又提出一個主意:“皇上,奴才還有個主意。奴才聽聞這淮北一帶,有股反賊勢力,取名叫捻軍的,勢力不小,人數眾多。奴才想,這些都是吃不飽飯的淮北鄉勇,被人挑唆煽動,這才動了歪心思。不如也命安幑巡撫福濟,一同安撫,將之招安到朝廷,許諾些虛職,讓其歸順朝廷。即便是對方不愿歸順,也可想辦法讓其與粵賊產生矛盾,爭奪地盤,讓他們狗咬狗去。” 咸豐點點頭,道:“雨亭所言有理!不過,朕擔心的就是這些反賊也都投靠粵賊,那對大清,可就雪上加霜了。” 肅順一笑,道:“皇上,奴才有些主意,可派一些死士假扮粵賊的細作,刺殺那些捻軍頭領,這樣便能挑起兩賊的矛盾,到時再由安幑巡撫福濟出面,便自然能有一番效果。” 咸豐嘉許地看了下肅順,道:“雨亭不錯。眾卿都亦當如此。”他想了下,談起了具體兵力調派的問題:“眾位軍機大臣都在,便議議從哪里調籌兵力。” 咸豐其實心里明白,他如今能調的兵力,也就是直隸一帶的京師衛戎兵力了。 并不是說其他地區沒有多余的兵力,而是有兵,但不多,而且太分散,要集結起來,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最關鍵的是,這些兵誰都知道,沒什么戰力,上了戰場,莫說克敵,不添亂潰營已經算不錯了。 軍機大臣杜翰開口言道:“皇上,微臣在軍機行走,已經近年余,我大清軍力弊端,主要在于軍隊部署過于分散。我大清朝廷自從平定三藩之后,好像從未一次性調集過二十萬以上的大軍過,不但綠營兵分散各地駐守,嚴格監視防御地方,指揮零落散離,互不統率,互相牽制,不能集中起來;連八旗兵都是四處分開駐防,軍隊數量有限,面對如此多的反賊,如之奈何?” 杜翰的一番話,可謂字字誅心了,一下說道了滿清的骨子里的痛處。 眾人聽得暗自點頭,但明面上,又不好開口附和。肅順看了杜翰一眼,心中暗自冷笑,杜翰所說這些弊端,其實他早清楚,而且,他相信,其他人也早就清楚,但卻始終沒有人提出來。也就杜翰有個好爹杜受田,皇上最為敬重的恩師,否則單單剛才說的這番話,足以讓他下獄。 可笑這杜翰身為漢人,有些不清楚旗人的想法。其實,大清朝的軍隊布置之所以這樣,身為滿人的肅順很清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