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北伐戰略,原本已有考慮,不過,馮云山卻是有顧慮。既怕兵力不夠,不能突破滿清的重兵抵抗,占領北京城,又怕調兵太多,自己的后方不穩。 這樣想想,馮云山有些忐忑起來,歷史上的二鴉戰爭,英法聯軍為了擊敗清軍,可是出動了一萬七千多人,百余艘軍艦,當然這其中也包括輔助兵種和運輸補給船只。 不過,那時的英法侵略者,已經是在克里米亞戰爭勝利以后,武器和戰術都有了顯著提高的情況下。因此,馮云山將這方面作為參考,在現有的討虜兵作戰能力和武器都不如洋人的情況下,覺得從天津府大沽口登陸作戰的兵力,至少要近四萬人才行,以兵力人數來彌補戰力和武器的不足。 而且,形勢也不一樣。 馮云山清楚滿旗貴族的心態,認為洋人殺來,不可戰勝,索性就逃到一邊,反正過段時間洋人自然會離開,最多賠償些銀子什么的,反正有朝廷賠償,從那些漢人奴才身上多搜刮點就成了。 可這幫滿旗老爺兵們,遇到像討虜兵這樣的反賊時,就不一樣了,這可是真的來搶江山的。要是其他地方尚且會逃,到了京師,退無可退,肯定得拼死反抗不可。 因此,馮云山考慮再三,還是集中最優勢的兵力,集中從大沽口進攻,迅速推進北京,補給滿清調兵救援和準備防守的時間。 這樣一來,原本的作戰計劃就要調整。 就算多損失些兵力,就算麻煩很多,也沒辦法。畢竟,自從那天想起明年便會發生的黃河改道的曠世災難后,馮云山便知道自己必須盡快平定北方黃淮一帶才行。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只能一擊必中,便有其他的隱患也顧不上了。 這天中午,羅大綱已經從韶州府返回,前來王府拜見。馮云山見其臉上有些差,有些不知道如何安慰,剛想說話,羅大綱道:“圣王,都過去了。羅某命中注定沒有兒子,不過,羅某還有好幾個侄子,倒也不怕羅家香火斷了。如今,一切都拋開,還是滅掉滿清最為重要。” 馮云山大喜:“能放下最好!大綱兄弟,作為老兄弟,云山倒有句話要說。如今你亦正當壯年,不如再娶一房,不出幾年,便能再有后人,說不定,還不止一個。” “哎呀,圣王,不可,不可,羅某一把年紀了,何曾還做那等念頭?”羅大綱這般猛漢,竟然有些扭捏起來,“再說,也沒哪家姑娘會看上羅某這樣的大老粗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