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磷肥?圣肥?”站在田埂上的羅張氏喃喃道:“還是圣肥好聽些,嗯,以后就叫它圣肥吧。聽那鄉公所的人說,這圣肥還是那圣王鼓搗出來的,叫圣肥正合適。那圣王,看來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啊,我家那死鬼,還幫那曾剃頭跟這樣的人物斗,只怕……哎!” 一個月后,羅山腳下的稻田,一片稻花的海洋。今年雨水多,是個大豐收的年景。 羅張氏一早起了床,帶著兒子前往鄉公所。前天,村長說,今天鄉公所會新到一批圣肥。 最近到了稻子開花抽穗時節,最是缺水缺肥。她準備抓緊灌溉下稻田,再施點圣肥。 不過,圣肥已經不多了。上次從鄉公所領的,已經用掉一大半,留下的一點,只夠二畝田了,羅張氏準備再買五畝的圣肥,都撒在稻田里當追肥。 沒想到,走到半路,就碰到大群村里鄉鄰,說是剛從鄉公所回來。 “沒有了!羅家嫂子,你這個時候才去,圣肥早沒了。跟我們一起回村吧。”上次那個年紀稍大的農人跟她開著玩笑。 “什么?沒有了,那可怎么辦啊?我還有五畝水田缺這圣肥呢?”羅張氏一聽,急得直跺腳。嘗過甜頭的她,知道這圣肥的好處了,是普通農家糞肥不能比的。這眼看著田里的稻子就要掛穗了,正是最需要吃肥的時候,當下便心急了。 還是村長耿直些,忙道:“羅家嫂子,別聽他瞎說。不過,確實不用去鄉公所了。”見羅張氏還遲疑不動,進一步解釋道:“現在圣肥可火了,大家都知道圣肥的好了!喏,今天一早,便有大群人黑壓壓地圍著鄉公所,都是去買圣肥的。我們幾個天還沒亮便出發去鄉公所,也擠不進去了。后來還是楊鄉長出面了,讓每個村的村長進了鄉公所,發給我一批圣肥票。以后,憑這圣肥票去鄉公所購買圣肥。” “這圣肥票呢,又是根據鄉里的稅務所登記的各家各戶水田數來分配的。每戶都有,田多的圣肥名額也多。若還額外需要多的圣肥,便要去縣城里買了。自然,價格也高了。喏,羅家嫂子,這是你家的圣肥票,你家七畝地,這次一共是350斤圣肥的指標。”說著,村長將四張蓋有鄉公所大紅印的肥票遞給羅張氏。 “哎呀,這樣好,這樣好!只是,這,村長,要不我們合伙去鄉里運圣肥吧?”羅張氏想起一百斤的圣肥如何運回來,開始頭疼了。 “去鄉里運圣肥?不用啊,等下到響午,鄉公所楊鄉長他們會派人將圣肥運到村里來的,送貨上門,哎,要說人家楊鄉長怎么就這么快從副鄉長升為鄉長了呢?想得可真周到!”村長嘖嘖贊道。 果然,還沒到響午,三輛牛車便運著整整三大車的圣肥,來到新林里。羅張氏用票和再一個賒賬的手印,換了350斤圣肥。 整個新林里的村民都興高采烈地換好圣肥,喜悅滿村。 接下來,羅張氏的禾苗越長越好,抽穗結實,看著一粒粒的稻谷掛滿整個禾穗,再將稻桿都壓得彎了起來,谷穗越長越長,谷粒越來越飽滿,由綠變黃,已經到了豐收季節。 整個村子周圍,走到田間,隨便哪處地方,隨便哪家田里,都是黃澄澄的稻子,隨便哪處有人的地方,都是一片歡笑聲,新林里的鄉民們,陷入了豐收的喜悅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