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傅學賢說完,眾將已經被說服,紛紛贊同。 “扶天侯說得有理!唯有投奔南王,才既可以保住我等之命,又可以為東王報仇!” “扶天侯,如今您和曾丞相是我們東殿將士職位最高之人,不如就由你們帶領我等,投奔南王,為東王報仇,繼續殺清妖!” “太好了!我早就說過,東王和南王才是天國的柱石,如今東王升天,我們唯有投靠南王,才能拯救天國?!? 這些將領,也是人精一般,知道這傅學賢必定早已投靠了南王,才會如此賣力地貶低天王,仿似很忠心東王遺命,實際很清楚,這是為南王籠絡大家。 不過,他們也很樂意這樣! 一直以來,東王直接負責整個天國的軍政大權,尤其是軍事指揮,幾乎都是由東王一人裁決,天王絲毫沒有過問的機會。由此,整個天國,許多底層太平兵,甚至聽東王的名字比天王還要多,東王的威望,甚至比天王還要高。在他們看來,天王高高在上,猶如“天父”般虛無縹緲,而東王,充斥著平時的行軍打仗,因此,他們更覺得東王才是山,才是天國的柱石。 尤其是這些東殿部屬,都是東王一手提拔,不說有多忠心,至少都是感恩在心的。東王一去,猶如心中的神祗崩塌,急需一座新的神祗來依托,而由于楊秀清平時對天王的抵制,有意地在軍中減少天王的影響,造成天王無法來充當這座神祗。 但南王可以!不說東王的血詔上明確寫了讓大家投奔南王,單從南王創下一番輝煌的成就來說,他遠比天王,甚至比東王都要更適合成為天國的領袖,帶領大家殺清妖,建立地上天國。 二年時間,南王率領一支偏師,以千余能戰的廣西老兄弟、數千牌尾起家,依次占領湘南、兩廣,如今更是雄霸長江以南的絕大部分地區,兵強馬壯,將清妖殺得屁滾尿流,威名赫赫,比天國更加強大得多。 他們這些天國將士,嘴上不說,心里卻偶爾在想,若是當初自己也跟隨南王,南下兩廣,如今說不定已經是指揮、檢點甚至丞相類的職位了。 當初的那些不起眼的小嘍啰,普通圣兵甚至牌尾,跟隨南王后,如今都已經是一支上萬人的主將,自己當初可就是旅帥(卒長)啊。心中自然有種被埋沒的感覺。 如今有再一次選擇的機會,一定要抓住了,有沒有東王的血詔,都要投奔南王,這樣才能建功立業。 更重要的是,看南王的太平圣國,也是天國同源同根,卻對自己的限制要寬松得多。允許夫妻同住,聽說還能有兵餉,私人可以擁有財物和田地,這些才是自己奮斗的目標。 而不像如今的天國,不但夫妻要分營,連家人都要分營。不要說財物田地,連兵餉都不發分毫,也正因為如此,前段時間才會發生天京城內的清妖奸細煽動太平兵作亂,差點讓清妖的江南大營偷襲成功的事情來。 “兄弟決定了,便跟隨扶天侯和曾丞相一起投奔南王!” “對,把我們幾個也算上!有扶天侯和曾丞相帶領我們找南王,為東王報仇昭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