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然,馮云山也不是說讓第一機器廠只生產蒸汽機,而是,先有蒸汽機,再生產其他的機器,才有意義。 比如,正和五金廠就生產過手工的小型碾米機,在兩廣和糊南等地賣得還不錯,甚至,有些眼光好的小販,干脆買了臺碾米機,用牛車拉著,兄弟或父子兩人走街串巷地招攬生意,專門幫大戶人家或者經濟寬裕的人家里碾米,賺點辛苦錢,一天下來,竟然也不少,都可以很好的養活一家人了。 不過,那手工的小碾米機實在是辛苦錢。要人工搖動曲軸的手臂,還要速度均勻。快了,谷殼去得太多,米都壓碎了,慢了,半米帶谷的,谷殼又難以去掉。 這樣一來,手搖著機器就特別的費勁。即便是兩個人輪流搖下來,也是胳膊酸脹得手都抬不起來,第二天就別想再繼續干活了。 所以,買了這種碾米機的人都盼望著能不用手搖就好了。但即便是改動下用牲畜去拉,也是一下快一下慢,力氣是有了,但碾的米也完蛋了。 不過,馮云山卻知道,這碾米機,只要給個一定的勻速的動力,便能很好的工作。后世一半是用電機帶動,速度恒定,而用電機便能以蒸汽機代替。 于是,在馮云山的提議下,布朗喚來馬汀,兩人一起根據馮云山的描述,很快便繪制出蒸汽機驅動的大型碾米機圖紙。 看到這個圖紙,明白了工作原理的布朗和馬汀兩人,驚呆了:圣王這腦袋怎么長的?怎么連我們鉆研的這行也懂,隨隨便便就能發明如此簡單好用的機器,這簡直是讓人難以想象。 接著,馮云山又想起一種新式的面粉機,不但能加工小麥,還能加工玉米、高粱、大米等原料來制粉。 馮云山大致說了下原理:一種對輥式磨粉機,磨粉部分系用帶有斜度的牙齒的兩磨輥把小麥卷入逐漸縮小的磨口產生擠壓,在兩個轉速快慢不一樣的磨輥作用下,產生磨削力將小麥破碎成粉,破碎成粉的糧食流入一處收集的篩子里。 而被旋轉地風扇攪拌拋出使篩絹流入出面口,渣送至后面出渣口。出的渣再次加工,這樣依次循環,可達到超細的面粉。 布朗和馬汀兩人又是一驚,忙拼命吸收著馮云山將的一些機器工作原理,這種簡單的輥式結構,為他們兩人打開了一扇機械設計和應用的窗戶,一下,視野開闊了許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