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接到太平天國幾乎同時開始北伐和西征的消息后,馮云山便命令討虜軍總參謀部的情報處,派出上百名細作,前往滿清統治區和太平軍占領區,打探消息。 總參謀部原來的情報處長是由左宗棠兼任,但眼下馮云山為了加強情報工作,將原來的細作營數百細作大半并入總參的情報處中,并將原來的細作營旅帥范汝增,調為情報處副處長,協助左宗棠搜集各地軍事情報。 這樣,范汝增身兼兩職。既是圣王王府下的警務部副部長,又是總參謀部的情報處副處長,軍情和地方情報一同管轄,相互驗證,也能提供更多的情報。 只不過,就是讓范汝增更累了,不過,這也是馮云山鍛煉他一下,畢竟,他才15歲不到。不過,也正是這樣,誰也想不到一個小屁孩,居然會是討虜軍的情報頭子之一。 對于太平軍北伐和西征,馮云山密切關注,要求細作們每隔一兩天便來報最新戰況,不過說是最新,實際上也是幾天前甚至十天前發生的戰事了。 他主要是擔心,自己占領的地盤和太平軍出現交界,萬一兩軍出現摩擦或者爭執,鬧起來,就不大好了。不過,馮云山也想好了,要真鬧起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即便是原來的廣西老兄弟,說不定該下狠手還得下狠手。 不過,如今的形勢,與歷史上的形勢完全不一樣了。 歷史上,太平軍北伐失敗,雖然主要是因為戰略失誤,造成孤軍深入,沒有后勤支援和兵力補充,彈盡糧絕。而南方兩廣一帶全力支援湖廣的湘軍,與西征的太平軍相持起來,沒有一敗涂地,也有利地支援了北方。 并且,關鍵的是,廣東省的財稅收入,特別是廣州海關關稅源源不斷地支持著滿清朝廷的兵餉,讓北方的清兵能從容布置攔截布防,滿清朝廷也有足夠的軍餉供調動北方幾省的兵力。 還有一點,便是歷史上的北伐軍指揮者,林鳳祥和李開芳兩人,作戰雖然勇猛,但謀略不足,只會機械性的執行預先設定的戰略方針,沒有能夠做到根據當時的形勢進行機動性的作戰,這是導致北伐軍失敗的直接原因。 歷史上的北伐軍到達靜海之后,就停駐在那里等待援軍的到達,造成被清軍包圍剿殺,加入當時的指揮者率領北伐軍,選擇自己擅長的運動戰四處游蕩,也沒那么容易被清軍包圍剿滅。 而眼下,雖然太平軍還是同樣的北伐,不過,首先是領兵之人完全不同了。雖然秦日綱也不見得有多少謀略,但馮云山清楚,此人雖然貌似忠厚本份,實則頗有些心機,絕不會傻乎乎地領兵傻等救援。 依照馮云山對他的了解,此人領兵,戰勝不好說,但只要戰敗,最是會到處流竄。 而且,秦日綱自從永安城突圍,在龍寮嶺領兵慘敗后,再無作為主將的領兵作戰機會。馮云山估計,此次楊秀清也實在是沒多少人可派了,原本的最佳人選林鳳祥和李開芳都被自己挖走,除了韋昌輝和石達開外,也只有秦日綱最為合適了。 但楊秀清本就一直提防著韋昌輝和石達開,擔心壯大,再加上出了自己這樣一個先例,肯定不愿再讓北王翼王單獨領兵作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