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次科舉,馮云山取了區諤英等前三名為一甲,封為圣國狀元、榜眼、探花,其余緊跟著的47名為二甲,封為進士;再往后50名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相當于一共取了一百名進士。其余的進入第二場殿試的200人,稱為圣國舉人;而第一場筆試上榜的其余900人,統一稱為圣國的秀才。 這樣,這次科舉,就相當于為圣國選取了1200名讀書識字的人才。正當馮云山讓內務部安排各位科舉考生去統一培訓,準備定位各級官吏時,忽然有一大半人說是不愿為吏。 這倒是將馮云山給愣住了,他忽然想到,自己還是后世的眼光,以為這個吏是后世的公務猿,人人爭搶著要去當。可現在這個時代,這個吏并沒什么地位,讀書人都不大看得起,很多家境頗豐的讀書人,根本不屑于去當什么小吏。除了有品級的官,這些官紳子弟,是看不上這個小小的小吏書使之流的。 這可將馮云山給難住了。他開科取士,本就是為了招些可用的官吏。 但官員又不能輕易給他們,馮云山還有那么多跟他打江山的老兄弟呢,這些人也忠心可靠些。所以主要還是為了書吏之類的,一來這個書吏人數需求眾多,二來畢竟做事的主要還是靠他們。 可偏偏他們又看不上書吏,無奈,馮云山只得將書吏改個名稱圣官:分為村股級圣官,鄉科級圣官,縣處級圣官,府廳級圣官和省部級圣官。當然,剛開始,哪怕是狀元區諤英,也準備只是授予縣處級圣官,而其他的,大多為鄉科級圣官。 沒想到,正在許多科舉考生準備啟程回鄉,來年再次參加科考甚至準備到滿清治理之地進行科考之時,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傳來:江寧城被太平軍占領了! 聚集在一起的學子們,消息是傳的很快的。當信使從北方將太平軍攻陷江寧的消息傳遞到馮云山手中后,小半天后,學子們都知道了這個驚人的消息,瞬間,眾人不管心中苦澀也好、幸災樂禍也好,打算和想法一下不同了。 恰好內務部又宣布,上榜的科考士子們,將會被委任圣國的圣官。結果,感覺滿清大廈將傾的科考士子們,大部分人都紛紛表示愿意愿意嘗試充任圣官,接受內務部的統一培訓。只有馬聞才等百余名士子不屑于充任鄉科級圣官,表示要來年再考。內務部也由得他們,只是登記了一筆。 而這時,接到江寧也就是南京城被太平軍占領的馮云山,已經顧不上這些士子們,他迅速召集討虜軍總參謀部和廣州城內的圣國官員,傳達消息,商議對策。 經過一陣合議,馮云山決定趁著滿清全部注意力被太平軍吸引,抽調兵力圍困南京的機會,擴大自己地盤,命令討虜軍從兩廣向四周出擊。在清妖緩過勁來之前,多搶占有利位置。 原來的廣州府東面作戰計劃,進行調整,羅大綱率領甲五師、梁培友率領乙五師,帶領船隊運上林鳳祥的甲一師和已在虎門炮臺處等候的甲三師,繞過港島沿海岸進攻惠州潮州府。 不但如此,還要攻占福鍵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特別是搶占廈門一地。并且,占領了泉州府等地后,迅速搶占臺灣島。 原來攻占的高、雷、瓊三州府,則由留下的陳天仕帶領甲八師駐守,等待圣王派去的乙一旅和乙二旅前去接防。 而起,馮云山還下令抽調廣州府部分兵力,會同韶州府駐兵,進攻茳西贛州府,準備從陸路將茳西的贛州府、寧都直隸州和福鍵的汀州府、龍巖直隸州全部占領,打通路上戰略縱地,與漳州府、泉州府連成一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