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感謝貓五爺、天下縱橫有我、愛看喜歡的書三位大大的打賞!謝謝! ............... 現(xiàn)在廣州成了自己的地盤,不能再繼續(xù)讓之衰落下去了。必須重新將失去的生意份額搶回來才行。馮云山暗暗想道。不過,這生意最大頭的利潤還是被洋人給賺去。他可是知道,售價三百兩一擔(dān)的生絲,到了歐洲、美國,可是翻倍以上的價格。 什么時候,組建自己的貿(mào)易船隊,才是根本大計。這便又回到初始的問題上來:需要強大的海軍水師。 想到這里,馮云山拋開腦中的想法,不去想他。眼下,先去看看那些在十三行的洋行區(qū)情況。 在伍崇曜的引薦下,馮云山和左宗棠、劉勝邦等人來到了十三行一側(cè)的洋行區(qū)。伍崇曜介紹,廣州百姓叫洋人開辦的洋行區(qū),叫夷館區(qū)。原來最多時居住了近二三百名洋人,等兩廣總督徐廣縉和巡撫葉名琛兩人上任后,命令官府和百姓極力打壓,導(dǎo)致夷館區(qū)的洋人只有不到百人。 前陣子義軍暴亂圍攻廣州城后,更是大部分洋人紛紛回港島和墺門躲避戰(zhàn)亂,沒有離開和返回夷館區(qū)的洋人只有十余人。 伍崇曜領(lǐng)路,首先來到的是一座瑞典行,貨主已經(jīng)逃回墺門,委托兩名傳教士幫忙看守。 一名來自瑞典的牧師韓山明,另一個是來自漢堡的黎力基。 他們原本在寶A縣傳教,但被當(dāng)?shù)毓俑?qū)逐出境,無奈返回港島,卻碰到了同樣來自瑞典的商人,邀請他們來到廣州,幫忙守洋行。 馮云山讓伍崇曜介紹了下自己的來意,邀請他們明天參加南洋公司的開業(yè)。 接著,馮云山又向他們兩人了解了他們出售的貨物,原來都是些葡萄酒、玻璃制品、銀元、布匹之類的。 在馮云山看來,并沒多大作用,不過,馮云山忽然想起一事,問道:“牧師先生,你們既然有玻璃出售,那是否有望遠(yuǎn)鏡?” “閣下,您要望遠(yuǎn)鏡做什么用途?我們?nèi)鸬湫杏型h(yuǎn)鏡,不過不多,幾倍和十余倍的各有幾件,如果需要數(shù)量多的話,要從墺門倉庫調(diào)貨。請問您需要多少?” “十倍左右的有多少,都拿出來,我全要了。墺門倉庫的也可以運過來,我要500只。”馮云山不以為意,回答道。 “多少?”韓山明被嚇了一大跳,五百只?整個墺門倉庫也只有幾十只。這想必是為軍隊訂購的望遠(yuǎn)鏡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