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這個天國不太平》


    第(1/3)頁

    《圣國田畝制度》不僅僅是分田地的內容,它還構筑太平圣國的地方社會基礎架構。

    一是規定了農民平分土地的方式:以戶為單位,不分男女老少,按人口數量平均分配。太平圣國將土地按產量的多少,分為五等,然后好壞搭配分配各戶,并提出了豐荒相通,以豐賑荒的調劑方法。

    圣國規定,每口至少分配一畝中等田地,具體多少按當地可分配田地數量。這也是馮云山按照眼下的農業水平,折算出來的可以養活一口人的最低標準。

    二是收獲分配方式:以戶為單位,按所分田地繳納糧食給圣國國庫,其余全歸自己所有。湘南一帶,中等水田,每畝每年需繳谷1石,若繳銀錢則按市價折算。

    這樣一來,比原本租戶繳納給地主的1.5石~2石少了一大半,農民必然欣喜雀躍。同時,若擁有田地較多,則除人均田地按均繳納糧食外,其余多余的田地,逐次升高應繳標準,多出的一倍田地,按多出一成稅額繳納,多出的三倍田地,按多出三成稅額繳納。

    這是馮云山按后世階梯繳納水費的方法,變相控制鄉紳的田地數量。

    三是規定土地認定標準:無主之地通歸圣國所有,圣國再行分配給無地之民。有主之地,超過本戶分配標準的,由當地圣教教眾牽頭,聯合地方鄉民代表,成立鄉民委員會,對該地主人好惡進行評價裁決。

    按贊成其擁有土地的人員比例,裁定總土地的比例多少,歸其所有,重新發土地證,其余被反對的土地比例,收歸圣國,重新分配。

    最高不超過當地人均田地水平的十倍,多余十倍者,若仍符合評價裁決標準的,則由圣國出資,按前一年市價購買。

    四是建立地方村鎮制度:仿照歷史上的太平天國及后世公社,成立一種兵農合一的農村公社組織制度。

    每五戶人家為一伍,每二十五戶為一小隊,類似于后世村小組,相當于圣國兩司馬,設立一小隊長的鄉官用于管理。

    凡二十五家中,設有小庫一所,保管公有生產物資,其陶冶木石鐵等匠,俱用伍長及伍卒擔任,農隙治事,使二十五家成為一個農村公社組織。

    每戶人家,出一名男丁為伍卒。有警,則由小隊長統領這些伍卒,殺敵捕賊;無事,則從事農活。同小隊的每家每戶之間,相互幫助;農忙時分,若是相互幫組仍無法滿足勞力,便可由小隊長向村里租借勞力,村里小庫繳納一定金額給村里村庫。遇有修路、修水利設施等徭役,由小隊長負責組織,每家每戶出一到兩人,共同承擔下派的差事,小庫支付一定補貼。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坪县| 延吉市| 美姑县| 沙雅县| 清镇市| 珠海市| 来安县| 盐池县| 昭觉县| 乌海市| 会泽县| 滨州市| 静乐县| 措美县| 静安区| 长岛县| 东港市| 饶平县| 积石山| 龙岩市| 丹巴县| 屏边| 绍兴市| 上思县| 云南省| 巴林左旗| 宜昌市| 文昌市| 楚雄市| 商南县| 兴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思南县| 福贡县| 天门市| 静安区| 越西县| 临泉县| 阜康市| 石渠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