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這個天國不太平》
第(1/3)頁
第二十八章清軍來襲(下)
道州城三面環水,西面濂溪河旁就是云山一帶,太平軍早派人駐守山上,山腰架設火炮,設立矮墻與木柵欄等防御工事。南面和東面由河水猛漲的濂溪河和瀟水環繞,易守難攻。因此,清軍進攻的重點在城北,特別是通往永州府的官道。
馮紹光自知并不擅長臨陣指揮作戰,便將狙擊清軍的作戰指揮權交給戰事經驗豐富的羅大綱、林鳳祥和李開芳他們,自己在一旁協助。
羅大綱自加入太平軍以來,每次戰事都沖在最前面,身經百戰。一直以來,名義上,他是跟隨西王蕭朝貴的前軍作為先鋒部隊,都在蕭朝貴的指揮下作戰。
實際上,蕭朝貴勇猛過人,常常率一干親衛沖鋒在最前,真正統籌協調戰場的協調者,往往落在羅大綱頭上。像攻占永安城,就是羅大綱抓住戰機,采用聲東擊西的戰術,自作主張一戰而下,為太平天國打下第一份基業。
也不假意推辭,羅大綱欣然領命。他知道圣王的為人,也明白圣王對自己的了解,一切的虛情客套之言,用不著!
而土官正將軍林鳳祥,沒有人比馮紹光更清楚這名猛將的戰場指揮作戰能力了。能在另外一個時空,率先攻破武昌城頭,又是首破南京城門,率兵攻克揚州、鎮江,帶2萬精兵便能北伐到京師旁邊的天津,縱橫滿清腹地3年,擊潰清軍上十萬,這樣的戰績,就是由林鳳祥所創造。
而李開芳,雖然計謀不多,但個人武力和帶兵作戰的沖鋒能力,更是比林鳳祥更為出色。
這樣的絕世猛將就在眼前,馮紹光毫不猶豫地將與清軍主力廝殺的任務,交給了他們倆人。
于是,林鳳祥率圣二軍五千兵士、炎官副將軍李開芳率圣三軍的四千“道州大旗營”將士主動出擊,立即潛行,趕往城北三十多里,永州通往道州官道上的一個河谷處,分散埋伏在河谷的兩邊,準備夾擊沿著河谷邊官道前來的清軍。
而羅大綱,則率圣一軍的四千將士,趕至城東北20里的斜皮渡地帶駐防,應對從東面寧遠方向來的清軍。圣王馮紹光,則率剩余的五千將士,以及一干御林軍、后勤軍等,拱衛道州城,隨時支援城外。
.................................
一隊疏密相間的清軍隊伍,行進在瀟水邊,永州通往道州的官道上。走在隊伍中間的幾匹高頭大馬,簇擁著這支隊伍的統帥---剛去掉“署理”二字轉正的廣西提督劉長清,他最近心情不錯。
從永安,再到桂林,一路追擊太平軍反賊,未曾有敗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溪县|
灵台县|
马关县|
鄂托克前旗|
利津县|
双牌县|
开化县|
凤阳县|
海宁市|
宁武县|
固原市|
班戈县|
平阴县|
财经|
华池县|
娄底市|
尼勒克县|
桂林市|
盘山县|
射洪县|
新疆|
沙洋县|
九台市|
普格县|
锦州市|
嘉鱼县|
噶尔县|
屯留县|
罗平县|
南宫市|
霍山县|
开平市|
民勤县|
山阴县|
兴安盟|
周宁县|
安徽省|
正阳县|
临澧县|
江永县|
正镶白旗|